-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高中语文教材改革
篇一:新课程改革下新旧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比
龙源期刊网 .cn
新课程改革下新旧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比 作者:苏婉谊 钟佳钰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8期
摘 要: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课标版本的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两版本共有的课文《祝福》为例,对新课程标准影响下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导读系统与作业系统两个维度的比照,在完善教学目标和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新版教材编写较之旧版取得了较大进步,体现了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课程改革 比较分析
2012年我国最后一个省份迈入新课程改革行列,标志着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全面实施。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相较于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旧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时代的新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教材,在体例、选文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就用覆盖率较高的人教大纲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下简称旧版)和人教新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下简称新版)作比较,以两版本共有的课文《祝福》为例,对两个版本的教材变化进行研究。《祝福》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篇,而且是我国历年来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里重要的保留篇目,享有“定篇”的地位,因此课文《祝福》的编写变动更能体现当代课程理念的变化。中学语文教材有四个重要系统,分别是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练习)系统和导学(助学)系统,这四个系统形成了教材的基本结构。新旧两个版本的《祝福》,范文系统没有改变,这点自不用赘言,知识系统是结合范文、作业和导学三大系统编排的,正如王荣生教授所指出:“语文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界定,则主要通过教材的?助读?和?练习?来完成,助读和练习实际上起着一项对知识,尤其是对一篇课文所要教学的内容的固定作用。”[1]由此可见作业和练习对于教材的重要性,笔者试对《祝福》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导读系统
导读系统,又称助学系统或提示系统。导读系统的实质内容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等等”[2]。这一系统在语文教材中具体呈现为导读、目录与索引、插图、注释、附录材料等,笔者将从单元导读、插图和注释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一)单元导读
新旧版本的单元导读都提到了学习小说要注重从人物、环境、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这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小说的切入点,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新版还用大篇幅的文字介绍小说的作用和时代意义:小说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
篇二: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运用
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使新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出现在人们面前,它像一座灯塔,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这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去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等角色。本文就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运用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新教材 高中语文 运用
贯彻实施新课标精神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写体制、体例上,还是在文本结构、目标要求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了现代信息,密切关注学生个体经验。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下面就高中语语文新教材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转换作品角色,换位思考。言为心声,作家写诗作文的愿望,都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所以,身临其境之后,读者要准确细察、咀嚼、体味作者之心。即将心比心,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由于不同的作品之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理等等。所以将心比心也有不同的切入点。一是换种说法试一试。比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如把“执”改为“握、拉、牵、抚、捏”等动词,表现力有何不同?在比较中让学生准确把握词人内心情感。二是抓住悬念想一想。比如《虞美人》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面对良辰美景,词人为何盼望快些了结?抓住这个悬念想一想,顺藤摸瓜轻而易举就能抓住到词人绵绵不绝的愁绪,进而感受到词那不可抑制的故国之恋。三是紧扣文眼品一品。如《扬州慢》,只“空城”二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个人工作自荐书范文 .doc
- 2015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2015社区养老服务调查.doc
- 2015初一新生入团申请书 .doc
- 2015初中数学联赛深圳4.doc
- 2015初中英语单词大全新unit1.doc
- 2015关于酒店辞职报告简单 酒店收银简单辞职报告.doc
- 2015北京高考文综试题.doc
- 2015劳动用工合同范本 .doc
- 2015北京文科生高考成绩一分一段.doc
- 2015南京中考各校.doc
- 03 专题五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3 第16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4 实验十三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3 专题十六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3 专题十四 电学实验基础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7 实验十二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6 实验五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7 实验三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5 实验十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正文】听课手册.pdf
- 06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正文】听课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