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淡马锡模式的“异质性”及其中国化改造
资料来源: 周施恩. 淡马锡可否中国化[J]. 中国经济报告,2016,(2).
摘 要:文章从介绍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淡马锡定位的战略转移入手,通过对比我国与新加坡在若干根本领域的“异质性”,提出了抽取其公司治理精髓并根据我国国情予以本土化改造的观点,进而呈现了部分关于政策取向和架构设计的政策建议。相比以前主要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聚焦研究,本文拓展了研究视角,结合了本国国情,所提建议也紧扣我国国企改革的时代主题。在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后,文章又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淡马锡模式;异质性;政策取向;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On Tamasek Model’s Heterogeneity and It’s China Transformation
Abstract: The thesis starts with introduc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rse of Singapore and strategic shift of Tamasek’s positioning. By comparing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in several key field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it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ransforming it based on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hus presenting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bout policy orient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Being different from past studies focused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thesis takes a broader study perspective and takes national conditions into consideration, resulting in mor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state-owned-enterprises’ reform. After analyzing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thesis, it looks into future studies in this regard.
Keywords: Tamasek Model; Heterogeneity; Policy Orien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新加坡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成就一直为世人瞩目。截至2015年3月底,淡马锡旗下资产2600亿新元,是最初本金的730多倍,其成立41年来的“股东复合年化总回报率”高达17%(Temasek Review,2015),骄人业绩远超同期私营企业,并得到国际权威机构准普尔和穆迪投资“AAAA”的最高信用评级[1]。淡马锡经验充分证明,所有权性质并非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根本因素。如果国有企业不享受特权、公平参与竞争,在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还能让全体股东即全国人民普遍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发展好国有企业[2]。
以往的相关研究,普遍将淡马锡模式的成功归结为良好的治理结构[3],研究视角基本局限于对其治理结构的剖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4]。这些聚焦研究固然有利于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但由于忽略了具体的环境特征及其长期以来的变化趋势,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及所提建议往往存在“机械论”或“简单还原论”之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无法确定这些结论和建议对中国国企改革的适用性。
本文将淡马锡放在其母国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对比我国与新加坡在发展阶段、发展思路及发展方式等若干根本领域的“异质性”,试图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性的借鉴思路与办法。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先前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为政策选择及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可供批判的学术参考。
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淡马锡定位的战略转移
(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
1.“风雨独立路”。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1824年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1965年8月9日,也是新加坡的独立日。面对这一不愿接受而又必须接受的痛苦现实,李光耀“非常愤怒”。他说:“对新加坡来说,1965年8月9日不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