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篇一: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像”字句非比喻句的五种情况:表示比较;表示举例;表示猜测;表示联想;表示说明。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二、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花儿在向我招手。 三、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同学们在巴掌大的操场上做操。 四、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打球,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看书。 五、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反问 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中,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只为加强语气。 如:如此好的佳作,我怎能不喜欢呢? 七、设问 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后,即自问自答,用疑问的语气引人思索,强化语气。 如:学语文难吗?不难。 八、疑问 有疑而问,不知道答案。 如:今天会下雨吗? 九、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篇二: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讲义和练习 小学语文常见修辞介绍练习 一、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2、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二、排比和对偶: 1、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2、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它能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大)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缩小) 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超前) 四、拟人和比喻: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它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例: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比喻就是“打比方”。既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比喻和拟人的不同点。 (1)拟人是仿照人的特征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拟人中,本体必须出现,人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 体必须出现。 五、综合练习: 1、读下面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