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专题3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热点领悟】 1.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四大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对中国的影响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 专题三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艺术长廊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高考导航 考纲扫描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4.书画的起源和演变 5.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6.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程朱理学和王守仁心学的基本内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3.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4.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绘画艺术的成就 5.京剧的形成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戏剧盛衰的关系 考情播报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高频考点串讲 考点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二、演变历程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吸收与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文档评论(0)

jizi63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