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结构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委党校2003级区域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 《现代财政与金融研究》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周俭初 学区      学号      姓名      得分    优化县级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的思考 当前,县级财政收支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已成为县级财政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县级财政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因此,很有必要对优化县级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县级地方财政收支结构不够合理的主要表现 在县级财政收入结构上,不够合理的表现主要有四点: 1、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高,县级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受到了直接影响。从下面表1:通州等四县(市)2004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就可以看出:通州、海门、铜山、东台四县(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都不超过55%,最多的铜山县只为53.48%,最低的通州市仅有38.79%。这说明县级地方财政所获得收入不可能全部留给自己用,其可用财力也是有限的,例如我市2002年—2004年体制结算财力分别为:40387、53688、62516(万元),各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各为62.96%、65.46%、68.42%,从而直接制约了县级财政的支出。 表1:通州等四县(市)2004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地区 财政总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通  州 通 州 147731 57302 38.79 海  门 147402 64207 43.56 铜  山 101694 50391 53.48 东  台 100597 43284 43.03 2、“两税”收入比重偏大,上缴收入偏多。“两税”就是国税部门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两块收入在县级地方财政收入中占了较大比重。仍以上述四县(市)为例,2004年通州、海门、铜山、东台四县(市)两税收入分别完成:61553、57001、42142、36340(万元),所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各为41.7%、38.7%、41.4%、36.1%。这说明在县级地方财政收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收入,要上划给中央。例如,我市2004年上划上级收入2924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9.06%。也就是说县级财政每收1万元,只能用7000元,有3000元要上划。 3、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偏高,列收列支的基金收入越来越多。从下列表2:通州等四县(市)2004年非税收入完成情况表可以看出,通州、海门、铜山、东台四县(市)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都超过18%,最多的已达21.07%,这与国际惯例相比,不够正常,国外县级地方财政的非税收入很少,其比重一般都不超过5%,更需要提出的是在这非税收入中列收列支的基金收入正呈上升趋势,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例如,我市2002年—2004年基金收入分别为5207、14635、17284(万元),在非税收入中所占比重各为:52.5%、75.58%、73.46%,2003年比2002年上升181.06%,2003年上升了18%,足以证明真正可用的财力不是很多。 表2:通州等四县(市)2004年非税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地 区 一般预算收入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占一般 预算收入的比重 通 州 57302 12026 20.98 海 门 64207 13527 21.07 铜 山 50391 9627 19.10 东 台 43284 7976 18.43 4、县级可用财政的增长慢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这里仅举2例。一是常熟市2001年比1993年财政收入净增24.06亿元,而可用财力仅增10.71亿元,该市2001年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3年下降37.77个百分点。二是我市2003年—2004年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为15.6%和25.4%,而这两年体制结算财力的增幅分别为13.2%和16.44%,分别下降2.31和8.96个百分点。 在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上,不够合理的表现有三个方面: 1、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偏高,县级地方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尽管前几年实行机构改革,人员有所精简,但我省县均财政供养人员仍达2万多人,而且由于近几年不断增加公教人员工资和津贴,以及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均工资水平越来越高,财政供养负担越来越重,人员经费支出增幅已高于财政支出增幅。例如仪征市仅工资支出一项,2001年比1993年增加9000多万元,是同期所增可用财力的3倍,全省大部分县级人员经费已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左右,特别是2002年苏中和苏北地区实行公教人员工资统发后,绝大部分财力都用作工资发放。如苏北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