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征兵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初年征兵制度 篇一:民国初年政治制度 浅析民国初年政治制度的变化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自此以后,这个生生不息的最古老的国家,便有“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了。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民主代议制国家,没有三五年是不可能完成的。并且此次转型是在西方列强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毁掉了旧有的国家机器之后强迫进行的,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与阻碍,其过程是相当的痛苦。唐德刚为了形象的描绘此次转型的痛苦过程,称此为“历史三峡”。从“帝制”到“民治”,将经历一系列的浅滩暗流,最终将穿越三峡,顺流而东,奔向无边的海洋。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日,这是历史的必然。 在告别帝制、走向民主代议制度的转型漫长的进程中,虽然民国初年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但是这一阶段的政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民国初年的政治可谓是命运多舛,从仿美的总统制到法国的总统制,再到袁世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历史发展规律复辟帝制。似乎到这里我们以民主制度为目标的转型是十分失败的,但如果和西方进行比较,西方的民主制度也经历了数百年才产生的,而中国妄想三五年就完成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待民初的政治,我们不能从转型的失败与否的角度去看,而要看其过程和带给我们的经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了,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以孙文为首的政府架构。临时政府的制度也有一些是与美国不同的,美制是以国务卿为中央各部之首,战乱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则以陆军总长为首席部长。在第一任临时政府的人事安排上,原来打算是以同盟会的高级干部为班底,由于战乱中立宪派的老官僚势力也较大,最后就决定舍名取实,把部长以下的位置由同盟会一举包揽,形成了一个新旧杂陈的“拼盘”。孙文早在返国途中,观察国事,计较各派势力,便知将来的总统一职,非袁莫属,及抵国门。听取诸家议论,多说尽同,因此后来虽然当选总统,也是非正式的临时总统,并且立即通知袁世凯,告之备位以待,在数通中文电报之后,还发表了英文投书《字林西报》。在此制度下,总统的权利甚大,如果让位于袁,(转 载 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 档 网:民国初年征兵制度)则袁世凯的权利将非常大,孙文此时就在思索以什么样的制度来 约束袁世凯。按照法制常规和宪政学理,只有宪法才能对总统约束。一心想掌权的宋教仁此时就主张法国的内阁制,首相为大。后通过了《民国约法》,把总统制改为了内阁制,这明———————————————————————————————————————唐德刚·《袁氏当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显是针对袁世凯而制定的,袁世凯则不愿意来当个虚君,能够在封建制度中留存下来,可 见他的智慧,他养敌自重,消灭清军,逼迫傅仪退位。但是他这个人比较爱面子,贪恋权利,在就职时就颁布了大敕令,大敕令是需要参议院同意,内阁签署的,而他目无法纪,缺乏了大政治家应有的大家之范,好逞一时之快,而孙中山却搞理想,对此事不计较,让参议院追认之。由于上述约法的限制,袁世凯就任总统后表面上已经没有权利,命唐绍仪为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并负责组阁,这是袁大总统的钦定内阁,实际上唐绍仪就是袁世凯的一个盾牌,对他还是听之任之,如果哪天不听话了,就注定了后来的结局,在唐绍仪辞职不久后就没命了。袁世凯性格是很小气的,睚眦必报,搞人也会搞到底,同时他也抵死不会做虚君,这与孙中山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发生了冲突,这种制度的更改导致了最后民国的政治崩溃,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可见选择何种制度是很重要的。 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政治制度关系到了民主化的转型能否成功,民国初的政治转型失败确实也是由于制度的更改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国会制定的《天坛宪法草案》中的“超议会制”宪政。从宪政理论上来说,“超议会制”是一种严重违背宪政分权和制衡原则的畸形政治,核心是立法至上,而不是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三权之间缺少了互相的制约关系,行政权不能制衡立法权,司法权也不能够约束立法权,导致了立法权在行政权、司法权之上,形成了立法权对行政权、司法权的单向制约。这种宪政制度的实施,导致了国会的权利的膨胀。就算这种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国会的权利,并没有达到袁世凯的北洋集团的总统目标,他们在1913年8月19日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宪法草案大纲,要求总统的权利有以下几点:一、有任命国务员及驻外公史,无得议会同意之必要;二、对于两院之议决有复议权及拒绝权;三、有发布紧急命令权;四、有令国会停会权;五、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解散众议院权;六、行政最高权委于大总统,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辅助。袁对第一、二点还有其考虑,在10月6号,在增修约法咨询文中队国务院及外交大使的同意权,改为“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以上几点中,除了要求总

文档评论(1)

  • 用户头像 匿名 2017-01-13 14:29:48
    垃圾!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