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拔罐种类及方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拔罐种类及方法 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抽气等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论述颇多。如《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向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这是对拔罐法应用的记载。 ? ? 罐的种类 ? ? (一)竹罐 ? ? 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图5—32)。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二)陶罐 ? ? 用陶土烧制而成,有大有小,罐口光整,肚大而圆,口、底较小,其状如腰鼓。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质地较重,易于摔碎、损坏。 (三)玻璃罐 ? ? 玻璃罐是在陶罐的基础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缺点也是容易摔碎、损坏。 (四)抽气罐 ? ? 以前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滑,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但这种罐也易破碎。近年来,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气罐,其规格大小不同。新型的抽气罐具有使用方便,吸着力强,且较安全,又不易破碎等优点。 罐的吸附方法 ? ? 罐的吸附方法是指排空罐内的空气,使之产生负压而吸附在拔罐部位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 ? (一)火吸法 ? ? 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 ? 1、闪火法 ? ?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是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 ? 2、投火法 ? ? 用酒精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这种方法吸附力强,但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容易落下很容易烫伤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 ? ? 3、滴酒法 ? ? 在火罐内滴入95%酒精l一3滴,翻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须注意滴入乙醇要适量,如过少不易燃着,若过多往往淌下会灼伤皮肤。 ? ? 4、帖棉法 ? ? 用棉花一小方块,略浸95%酒精,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将罐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这种方法须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乙醇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 ? (二)水吸法 ? ? 此法一般适用于竹罐。即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min,然后用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这种方法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决定。 ? ? (三)抽气吸法 ? ? 先将青、链霉素药瓶磨制成抽气罐,将罐紧扣在定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刺入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 以上各种方法,一般留罐10一15min,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 ? 拔罐方法 ? ? 临床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几种: ? ? (一)留罐法 ? ? 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min,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 ?(二)走罐法 ? ?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拨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 ? (三)闪罐法 ? ? 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四)留针拔罐法 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一15min,然后起罐起针。 ? ? (五)刺血拔罐 ? ? 此法又称作刺络拔罐。即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于点刺

文档评论(0)

pnsdWdIjU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