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的改进,改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精神解放。 5.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所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的巨变。” 十五大报告,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唆使陆军士兵在京津地区发动兵变,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先后从外地调兵制造紧张局势。1916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 1912年袁世凯像、五色旗明信片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废除临时约法,任命亲信组阁,控制了政府的实权。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以袁世凯为主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原因在于: 第一,帝国主义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第二,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积极支持; 第三,立宪派的大力支持;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 第五,袁世凯有相当的军事实力。 2.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原因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建立军事官僚机构 逼选总统,解散国会 修改《临时约法》,走向独裁 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投靠帝国主义 复辟封建帝制     宋教仁血案 宋教仁则倾全力推进议会民主制,使民国真正转入宪政轨道。他希望组织一个强大政党,组织政党内阁,制约袁世凯。他组建的国民党在选战中大获全胜,袁世凯闻之色变。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是为“宋案” 。刺杀宋教仁开启了民国史上用武力干预政争的先例。 与袁世凯政府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五国银行团代表 《善后借款合同》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2.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军阀、官僚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北洋政府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 3.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 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 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 发行尊孔刊物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国民党人如梦初醒,孙中山也看清了袁世凯之真面目。但如何应对宋案,国民党内产生分歧,孙中山力主武装反袁,黄兴则主张法律解决,最终孙中山发起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二次革命的失败 李烈钧 1913年6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二次革命被袁世凯迅速镇压,袁的专制势力大为扩充,国民党损失惨重,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梁启超所作《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1915年12月,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等发动护国运动,25日云南宣布独立,接着分兵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讨伐袁世凯。 贵州、广西、陕西等省陆续宣布独立,全国出现了反袁斗争的高潮。1916年3月,四面楚歌之中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忧惧中病死。 2.护国战争及其失败 率护国军出征的蔡锷   皖系军阀首领段琪瑞武力驱逐张勋后,以“再造共和”自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为维护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