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猪 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属一种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 生组织(OIE) 将猪链球菌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 为二类动物疫病。由于链球菌血清型较多,抗原结构复 杂在临床上可呈现不同的症状。而且还常与其他疾病发 生混合感染。又由于其在粪、灰尘及水中能存活较长时 间,因此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我国猪场最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1998 年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引起大面积暴发流行,致 使数万头生猪死亡。2005年6月下旬开始四川省资阳、成 都等8个地市大面积暴发了生猪猪链球菌病疫情。死亡猪 647头。猪链球菌的有些血清型可以引起人发病,目前国 内外报道最多的是由R群的猪链球菌2 型感染人的事件。 病原特性 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 疫苗研制 预防措施 病原特性 猪链球菌属于球菌科、链球菌属。1883年,Fehleisen 分离出链状细菌。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α、β、γ 链球菌,α-溶血链球菌多为 条件致病菌,β-溶血链球菌致病力强,γ-溶血链球菌一般 不致病。 根据抗原结构:共有20个群( 从A-V ),数百个血清型。 感染人类主要是A群、B 群和肺炎链球菌。 感染猪的链球菌主要是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D,L, R,S,T,U和V群等)。 本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猪链球菌的 种类很多,到 1995年已鉴定出35个荚膜血清型( 1~34 型及12型),其中2、3、7、9型分离频率较高,其类型 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猪链球菌菌落小,菌体直 径l-2μm,浅灰色或透明,稍带粘液样,多单个或双个 存在,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才呈长链,链越长致 病性越强。 诊断方法 一、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败血型 各器官充血、出血;浆膜有浆液性炎症变 化,心包液增多,脾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着等。 脑膜脑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混浊、增 多,脑实质有化脓性炎症变化。 关节炎型 关节肿胀、充血,滑液浑浊等。 淋巴结脓肿型 颌下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脓肿。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猪对该病易感 ,不同年龄、 性别、品种猪均能感染该病。一般哺乳仔猪、断奶 仔猪发病率高。该病在猪群暴发流行时, 与猪常接 触的牛、犬和禽类不见发病。 传染源:此病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及病 愈后带菌猪。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 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 传播途径:伤口是重要入侵门户,如断脐、断尾、阉割、注射等消毒不严易发生感染,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路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猪和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运输工具及场地、用具的污染,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通风条件差,过量的污浊气体,过于拥挤和其它应激因素都是诱发该病的因素。 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寒冷季节较多,在北方一般为10月至次年4月多发。该病流行 过程中,急性败血型常表现为来势凶猛、传播迅速,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老疫区一般多呈地方流行性或零散发生,慢性居多。 疫苗研制 全菌灭活苗 王建等以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ATCC35246株和猪链球菌2 型江苏分离株HA9801作为生产菌株,试验制备的氢氧化铝胶二联灭活菌苗,对仔猪安全并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对C群菌的保护率达到 92.3%,对SS2的保护率达到100%。2005年四川突发猪链球菌疫情后,使用效果较好。该疫苗已于2007年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活菌苗 早在1977-1978年,广东佛山兽医专科学校、福建兽医研究所以C群菌为免 疫原,制成冻干活菌苗,免疫猪保护率可达80.96% ~100.00%。2001年高云飞等制成猪链球菌活菌苗并被广泛应用于预防 C群菌猪链球菌病。但迄今为止,尚未研制出能有效 预防 SS2感染的活菌苗。 基因工程苗 一是对某些毒力因子缺失的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但受限于SS2等毒力因子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太多:二是对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目前已经对 SS2荚膜多糖 (CPS ) 、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 、细胞外蛋白因子 ( EPF) 、 溶血素 ( SLY)等抗原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索。 效果最好的是Wisseli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