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思考 仔细看书,回答问题: 3、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呢?(影响) 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 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 淝水之战(383年)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统治不得人心,将士不愿意为前秦卖命;苻坚骄傲轻敌,一意孤行;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等;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思考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北朝 420年 刘裕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但是,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往江南。南迁的人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点生活方式。 那时候,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江南: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呢? 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不明显,经济落后。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 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 晋,定都洛阳。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西晋的兴亡 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 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 2、西晋是如何衰亡的? 西晋的灭亡 西晋统一以后,统治集团逐渐腐朽。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西晋的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耗尽了晋国的国力。 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东海王 成都王 河间王 汝南王 赵王 齐王 楚王 长沙王 八王名称 八王之乱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皇亲王凯不服气,用丝绸做成40米长的遮路屏风,以显示富有。石崇就用锦缎做成50米长的屏风,来同他相比。 3、西晋的贵族是如何生活的? 内迁的各族 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下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框 少年能自强.ppt
- 七下-生物圈中的人复习上课用.ppt
- 七上nit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单元课件.ppt
- 七下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ppt课件.ppt
- 七个你必须掌握的管理工具.ppt
-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12.整理).doc
- 七个字的文艺网名:人心是慢慢变冷.ppt
- 七上中考题集锦.docx
- 七匹狼2013年年报.docx
- 七下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课件: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新人教版上册).ppt.ppt
- 七年级地理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ppt.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 3 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公开课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4.2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梳理教案资料.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七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