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叠生 我的爷爷崔叠生,又名崔杰生,字云松。生于1878年(戊寅年),殁于1958年11月13日,享年81岁。 据我父亲讲,爷爷的父亲早年是西安城西门的城门官,武艺很好。庚子之乱后,西太后避乱西安,太爷爷由于在太后驾临西安期间没有出任何乱子,故在移驾回京之前,以官位对有关人员进行了赏赐,太爷爷官位升至城防官……详细情况已不可考。 据爷爷的两枚闲章结合起来,对爷爷生平有如下考证: 戊寅年(1878年)出生。 乙己年(1905年)爷爷留学日本,主修法律。 壬子年(1912年)学成回国并担任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即度支:主管财政收支的重要官职/doc/1730.doc 2004-4-29)。 癸丑年(1913年)至戊午年(1918年)任陕北观察使,后又改称道尹(道尹:民国时期的官名。民国三年(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省、道、县官制,分一省为数道,全国共九十三道,改各省观察使为道尹,管理所辖各县行政事务,隶属省长。共任用由省民政长官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特简,十三年(1924年)6月,北洋政府内务部通令废道制,裁撤道尹/view/1138963.htm 2010-6-21)。 戊午年(1918年)任陕西省参议员至辛酉年(1921年) 闲章I: 生於戊寅 乙巳就學東瀛 壬子綰陝度支 癸丑備邊河套 戊午忝列議席 辛酉以後讀書課子 闲章II:調寄西江月 讀律東瀛七載 備邊河套三秋 關山湖海勌遨遊 贏得十年袖手 不尚華裝美槧 籍供遣日忘憂 半生此外別無求 願我子孫柌守 爷爷留学日本时已经27岁,已婚并育有两子:崔孟博和崔仲远。35岁归国后,原配夫人付氏已殁,又续娶三原县毛氏为妻,并育有老三崔叔嶠(1914年出生,我父亲),大姑崔?(1917年出生),四叔崔季颖(后改名崔坚1920出生),二姑崔静(1923年出生),五叔崔?(1926年出生,早夭),三姑崔娴(1928),六叔崔庚午(1930),七叔崔慰皖(1933年,时年爷爷在安徽为省主席马凌甫帮忙做训导主任)。 光绪31年(1905),陕西地方政府委派高等学堂分教刑部主事狄楼海主持陕省学子留学事宜,并委派兴平知县杨宜翰、候补通判方汝士、候补知县姚文蔚、咸宁县举人毛昌杰、白河县举人秦善继协助,从学童中选拔中学根基较深、性情沉稳者赴日留学。为了保证留学质量,要求官员仔细考察日本学校的办学状况及巡警工艺等科,以求学子不致荒疏时光而能学有所成,速收其效。此次官费派出马凌甫、郗朝俊等30余人赴日学习,官籍子弟17人随同自费前往。《东方杂志》专文报道此事:“陕西大吏近于关中师范学堂、宏道关中二高等学堂共选三十人往日本学习实业。此次挑选学生不凭考试办法,颇为文明。此外,有自费十余人同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洁:《清末陕西留学教育的发展》 本期留学日本的共有31人(自费加官费),爷爷考取的是官费留学资格(1911年6月18日备档,2615号)早先在明治大学 专修法科,后又到早稻田大学学习并毕业于预科。同期赴日学习的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凤翙,他是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骑兵科。(雷博宁:清末陕西留日学生名薄) 爷爷在日本读书期间即参加了日本的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活动,比如和留日学生一起办起了《关陇》刊物,《关陇》是“以提倡爱国精神,浚?瀹?普通知识为宗旨” (《陕西辛亥革命》(第二章?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成立及绅商学界的爱国活动)?)。虽与当时革命刊物《夏声》隐然形成对立之局,但对新文化的介绍和在舆论的鼓动上,实收相得益彰之效。(《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爷爷1912年回到西安后即被西安起义后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的张凤翙任命为陕西省的“度支使”,即掌管陕西地方财政的最高长官。 是年三月,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才缺乏,张都督提出创立西北大学的主张,成立了“西北大学创设会”,自任会长。委员有:钱鸿钧、马凌甫、崔云松(我爷爷)、郗朝俊、谭耀唐……等人。“创设会”人员几乎全是和我爷爷同期去日本留学归国的人,创设会”建立后推钱鸿钧(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为校长,爷爷任文科学长。(西北大学校史稿p3、p6) 爷爷在《送西北大学学生留学东瀛序》里,慨当时办学之辛苦:“为建设人才计,为大局根本计,于点金乏术之时,勉为朴棫作人之举,设立此校,招集英贤,试思去年有法政学校改为法政大学,扩为西北大学,其筹划之苦,期望之深,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经此层层困难之阶级,始有此校之成立,始有诸君之就学,始有选派诸君出洋之盛举;然则吾陕之西北大学,苦学校也,经过之历史,苦历史也,诸君之入校肄业,苦学生也,此次之留学亦苦留学也。……旅居之费,皆吾乡同胞之脂膏,不可以任意挥霍也。留学之目的为建设之预备,不可以畏难苟安也。”并一再勉励大家“以期学成归来,无负三秦父老昆仲之望。”“志向务须远大,学科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