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形成背景 1.世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2.出口导向型经济在亚洲的发展 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成功的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以日本为首的东亚国家相继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东亚各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相继实现了现代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经济发展理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其倡导者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对外贸易总是在一定的国际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离开国际经济关系背景孤立地谈贸易的作用,就不可能正确解释实行外向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 东亚国家实行这一战略所取得的成功是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的。从50年代起,美国出J?政治目的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美国一直相对保持其国内市场的开放状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市场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而东亚各国是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日本由战后初期的劳动导向型出口阶段步入更高层次的工业化阶段(规模导向、生产线导向和知识导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始是“四小龙”,接着是东盟和我国也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再循环的现象。 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1950?1974年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是日本跻身经济超级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通过迅速的结构优化而创造的经济奇迹与美国所倡导的贸易秩序不无关系,美国的进口市场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国家发挥了巨大的向心作用。东亚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成功,应该说是离不开这种特定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的。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行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游产品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世界银行有关研究报告揭示,在1995年引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需求因素中,投资因素占31.5%,消费因素占50.8%,净出口则占17.4%,净出口劳务约占1.5%。应该说,近十余年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自1978年到199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多亿美元猛增至3000多亿美元,增长了 13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至第10位。这一变化的贸易经济学含义是由小国贸易向大国贸易的转折,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外贸环境的形成和随之而产生的新问题 90年代中期,我国外贸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大国贸易通常所具备的一些特征: ①贸易规模大型化,挤入贸易大国行列。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为3400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②市场容量与出口供给能力空前增大,进全球贸易大国普遍的关注。我国己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进口额超过除新加坡外的东盟6国进口总和或东欧转型经济国家之和,亦大于墨西哥和巴西的总和。另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纺织、鞋帽、箱包等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 ③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或影响某些重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国贸易不同于小国贸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大国的供求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贸易条件。如近几年我国的进口举动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初级原材料和农产品国际价格的波动。在出口供给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全球此类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极端进口替代型战略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极端的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我国大力进行进口替代工业的建设,一些基础原材料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时,我国出口及贸易收汇主要依赖农副产品及矿产品。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支付基本的进口所需的外汇,而进口则主要是为了建立自主的工业基础。这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特别是保护缺乏效率的工业带来的扭曲,如利息率定值过低(导致本来稀缺的资本流向了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比重过大),本币定值过高从而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强化了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以及在封闭自守的状况下缺乏国际交流带来的国际竞争能力低下,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鉴于进口替代政策的不良影响,我国此后进口替代型政策逐步减少,出口导向型政策不断增加,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逐渐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变。 (二)日本、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 二战后,日本抓住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直接在原来进口替代模式的基础上转向实施出口导向模式,以增加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推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doc VIP
- 诗歌交流会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整理版].ppt VIP
- 2025房屋租赁合同书(正规版).docx VIP
- 附件.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docx VIP
- LED灯老化标准.doc VIP
- 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对照表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对照表.doc VIP
-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docx VIP
- INOVANCE汇川GL20S-1600END数字量输入模块用户手册-中文.pdf
- M-PM-001-00 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管理规程.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