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⑴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⑵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⑶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⑷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⑴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⑵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⑶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⑵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2 教学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标签??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些图片,在看听的过程中边思考问题:你从图片人物中的可以感受到什么?生:很可悲,痛苦,还有一种无奈和愤恨……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能体会人物的心情,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妇女缠足是如此地毒害着女人的身体健康。传统的陈规陋习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阻碍了当时的社会的发展。那么,同学们想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封建的一些陋习被剔除?为什么又会被剔除呢?人们的生活除了习俗上的改变还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64页,我们来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2 新知介绍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那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具体状况是如何的呢?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1、变化的表现:衣、食、住、习俗(1)衣: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随着“洋布”“洋衫”经过开放的通商口岸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人们的传统的服饰受到了影响。从前的长袍马褂有着极强的封建传统的色彩,慢慢地已经被简单的充满西式风情的西装所取代。重点介绍中山装和旗袍: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2)食:1)传统饮食——中餐2)变化——西餐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的出现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住:1)原因:A:受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使、领馆区建筑式样的影响;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2)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师:穿的,吃的,住的都发生了变化,从这些物质上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进步。西方民主共思潮对中国人们的影响更深刻地体现在社会习俗的变化上,我们来看是如何呈现这一深刻变化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关键词: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制度、婚丧礼俗展示课件及图片:(4)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和婚丧礼俗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小结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