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真语文” 摘 要:“真语文”不单纯是一个概念,而是提倡并要求语文教师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质上来,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真语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49-02 2014年11月27日,“全国真语文大讨论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近距离观摩了贾志敏、张赛琴、张立军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此次观摩活动令我欣喜,令我感动,难以忘怀。几位老师艺术的教学风格,睿智的教育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让我真正领悟了什么才是“真语文”! “真语文”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概念,无论是王旭明校长说的“真语文就是按照语文学科规律进行教学”的概念,还是吴忠豪教授关于“本体内容与非本体内容”的理念,无一不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叶圣陶先生在《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一文中也直接告诉我们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文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明白了语文是什么,也就懂得了真语文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提倡并要求语文教师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质上来,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教学。 关于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早已在《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一文中强调指出:“此学科(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能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即听与读均为吸收);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即说与写均为输出);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即读与听均为吸收);写,也是说,是用笔说(即写与说均为输出)。这四个方面都不能偏废。”这些话道出了听、说、读、写的各自功能和相互关系。只有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心中有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无论是章丘站还是北京站,大家都对贾志敏、张塞琴、焦丽辉、张立军、王丽华的课啧啧称赞,而对某一两节课反应平淡甚至批评声不断。对比这些课不难发现,好课之所以好,并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导的精彩,学生的主体表现更精彩。虽然整堂课被教师一双看不见的手在牵着走,但你就是抓不着,课堂生成一个接一个,那课堂肯定是精彩的。反之教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默不做声,一直被老师牵着走,那无论整堂课设计多精彩,教师表演多卖力,没有生成的课堂永远不会是精彩的课堂。 二、让我们的课堂厚起来 《杨氏之子》一课,是许多老师公认的很难讲的一篇课文。而张立军老师带领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而且课堂容量之大、教学内容之厚也是与会教师公认的。无论是语言迁移训练,还是学习方法指导,无不显示出张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像张老师那样,能够讲出如此厚实的课堂呢?首先要让自己厚实起来,正像他在讲座中提到的那样: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也就是要多读书,要博览群书。 在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老师在讲座中说到:如果没读过《世说新语》,最好不要讲《杨氏之子》;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最好不要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如果没有读过《儒林外史》,最好不要讲《临死前的严监生》;如果没读过《故乡》,最好不要讲《少年闰土》;如果没读过《三国演义》,最好不要讲《草船借箭》;如果没有读过《史记》,最好不要讲《将相和》。总之,教师要讲哪一篇文章,就要将眼光辐射到哪一篇原作,备课当中先有广视。 当然,我们除了要读与课文有关的著作之外,还要阅读一些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还要读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读一些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一类的书籍。可以说,老师要想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必须要多读书,有时间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三、改变先从模仿开始 一般老师参加的培训不少,名师的课堂也没有少观摩,但是回来之后要么没有行动,要么想行动却不知从哪里做起。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妨从模仿开始,从一节课、一个教学技巧开始模仿。比如教字词我们可以模仿贾志敏、焦丽辉;教作文我们可以模仿张赛琴、宋运来;教文言文我们可以模仿张立军;说话训练我们可以模仿王崧舟;阅读教学我们可以模仿余映潮…… 名师之所以能够成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是经过了多少年的学习和积累,不是我们一下子可以全部学来的。所以现阶段还是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