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某一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其历史。 一、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 1、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来的源头 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二)直接的社会实践动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社会工作初露端倪(一)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遭受贫困问题困扰的国家之一。 在英国的济贫立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立法,是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主要内容:P29 (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 (3)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威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助。救助对象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或在该区居住满三年的人。 (4)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 ①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这是最早的工赈法 ; ②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废者、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 ③失去依靠的儿童,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寄养,或让他们当学徒(男孩当到24岁,女孩当到21岁或结婚前)。 2、历史意义 ①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程;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今仍是许多国家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参考。 ②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前身一一志愿助人活动的发展。 此项法案后来几经修订,直到1948年才宣告废止。 3、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①奠定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social relief)事业的方式,也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 ②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承袭以前的济贫立法中关于“有劳动能力的乞丐”的概念)。 ③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可视作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 ④实施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二)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 1、“友善访问员”和慈善组织会社 18世纪中期,受宗教理念影响,许多赋闲在家的中产阶级妇女,自愿承担起访问贫困家庭的工作,担任“友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 。 贫民不仅从友善访问员那里获得物质帮助,而且还从他们那里获得各种建议。 1869年,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原名“伦敦慈善救济和抑制行乞会社”,后易名为“伦敦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 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COS)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英美。在慈善组织会社的助人实践中,友善访问员也被广泛使用着。 慈善组织会社的基本工作方法: (1)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分成若干区,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物资的分配工作; (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设咨询部,可以揭露那些同时向几个机构进行申请的贫 民,以使救济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3)各区派人对提出申请的人进行调查; (4)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以满足申请人生活所需。 慈善组织会社的出现,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睦邻组织运动 (1)内容 睦邻组织运动(The Settlement Movement),或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 。 运动起始于英国牧师巴涅特(Samuel A.Barnett)1884年在伦敦东区所设立的汤因比馆(Toynbee Hall)。参读P31—32 汤因比馆的特点:P32 A、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其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 B、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的实际需要而开展工作; C、尽量发挥当地人力,培养其自动自发的合作精神,为地方服务; D、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之外,还尽力向当地人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使之亦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2)意义 A、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B、对全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37年,全美已有社区睦邻服务所500多个。 三、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CC1600冷室压铸机说明书.pdf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三章 第11课 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doc VIP
- Tiptop管理员手册.doc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三章 第10课 微分中值定理.doc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PPT课件【64页】.pptx VIP
- 现在进行时练习题150道(附答案).pdf VIP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Schneider Electric EcoStruxure Foxboro DCS_4.硬件组件详解.docx VIP
- 检验科急诊检验项目清单及报告时限.doc VIP
- 养生茶营销策划方案.doc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二章 第7课 求导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