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孝悌.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倡孝悌,着眼于从小培养爱心,知道感恩,懂得关爱他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一位小男孩刚被救出时,在担架上举起右手向搜救人员行了一个礼。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一位小女孩刚被救出时,向身旁疲累无比的搜救人员说:“真的感谢啊!”“打扰你们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死了,我爸爸妈妈怎么办?”媒体报道说:一句“打扰了”感动全中国。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爱心,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关爱他人,就很难健康成长。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呈倒金字塔结构,6个成人围绕1个小孩转。有的家庭溺爱有加,教养缺失,小孩只接受他人的照顾关爱,不懂照顾关爱他人,这会留下许多隐忧。第一讲 孝悌之道编讲 刘泽之 孝文化历史变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孝”文化可谓源源流长,我们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时代,各国群主称雄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礼乐崩坏。“孝”文化也难逃厄运。 此时孔子将“孝悌”做为为人之本。 随后的孟子也将“孝”做为做人道德规范。 秦汉时代出现的《孝经》提出:“孝为百行之首”的理念。 孝文化历史变异 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之一就是“孝廉” 亦即凡孝顺出名、办事公正者可被举荐做官。不想做官,也可以回家孝敬父母为由辞官。 如汉代李密不愿为官,写《陈情表》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孝文化历史变异 唐代律法规定:凡是侍养父母不善的,治不孝罪,如不听父母教诲、父母丧而不举哀、父母在世积攒私房钱或要求分家者要处三年徒刑。鳏寡孤独者可令近亲收养,无近亲者,乡邻安恤。 另外规定,“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十,二人;百岁,五人。”同时规定,不仅养活,而且要态度好。 即使不董汉文化的大清康熙,也采用“孝”治天下的策略。 孝文化历史变异 而今则是: “孝子,则是孝顺儿子” 因此呼吁: 孝悌,归来兮! 孝悌——“仁”的根本孔子和儒家认为孝悌为仁德之本 《孝经·开宗明义章》: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学而)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孝亲意识是人类脱离动物界时最早产生的文 化心理。数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在山 顶洞的下室里,埋葬了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 个老年男子,他们的尸骨上布有赤铁矿的粉粒……”(郭沫 若主编《中国史稿》)李泽厚说:“现代人类学家说,当人知道埋葬死者, 或给死者以某种丧葬形式(如山顶洞人撒红粉于死者身旁 或身上),即人的族类自觉的开始,亦即人的文化心理的 开始。”(《论语今读》)在封建社会中,孝亲意识打上了阶级烙印,产生了封建孝道。在君主专制主义、封建宗法制、封建家长制的基础上,宣扬“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 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时候,封建愚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批判。但千百年来所发展起来的孝亲意识,尤其是先秦原始儒学中的“孝悌”观念,也具有普遍的全人类的内容,在今天可以作为我们建设新道德的重要思想资源。 奉养古人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韩诗外传》卷九)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韩诗外传》卷七) 2.6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 1)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2)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里仁)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敬顺 2.7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2.8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谏诤 4.18 子曰:“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