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青藏区 2000年8月19日,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不但运输成本会下降三分之二,而且会给西藏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彻底消除西藏可持续发展中的交通瓶颈制约,青藏也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从而彻底解决货物、人员“进藏难”的问题。同时,青藏铁路将把西宁、格尔木、拉萨三个城市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以可鲁克湖、托素湖、雅丹地貌、昆仑文化、三江源、可可西里、盐湖、玉珠峰、唐古拉山等为核心内容的环格尔木旅游圈,以及环拉萨旅游圈,每年将创造近百亿元的旅游收入。这最终将会把西藏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经济造血功能,促进西藏经济结构从被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质变,带动青藏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题:走进西藏 方法:收集相关照片资料编成主题相册 能力训练:组合信息的能力 要求: 网上资源共享 * * 中国地理电子教案 第一节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第二节 高寒干旱气候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 第五节 畜牧业与种植业 第六节 工业与交通 教学重点 第十六章 青藏区 关键词 阐明青藏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阐明青藏区高寒气候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明青藏区畜牧业和种植业特色。 青藏区 (the areas of Qinghai and Tibet) 青藏高原 (Qinghai-Xizang Plateau) 柴达木盆地 (Qaidam Basin) 世界第三极 (the third pole of the earth) 三江源地区 (source areas of three rivers) 高原季风 (plateau monsoon) 内容结构 区位:世界第三极 巨大山原 高原季风 滑坡 泥石 流 水土 流失 雪灾 地震 旅游 资源 水力 资源 缺氧环境 基因库 旅游 胜地 能源 富集地 生物 多样性 保护 巨大 隆起区 冰川、冻土、湖群 草场退化 治理 脱贫 经济 发展 发育年轻的土壤 太阳能 地热 资源 矿产 资源 畜牧 区 有色金属 富集地 高寒景观 第十六章 青藏区 一、地质构造概述 第一节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第十六章 青藏区 青藏区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该区占有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位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南距孟加拉湾虽仅有510多千米,但有喜马拉雅山阻隔。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地,青藏区面积达192.12×104 km2,占全国面积的约20%,人口786万(2001年),仅占全国人口的6%。青藏区自然条件相对严酷,经济比较落后。 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震旦纪时,高原的主体(藏北)及江河上源一带曾处于隆起状态,其周围则为凹陷区。青藏高原的成陆历史,即特提斯海在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南撤,每次运动留下一条山脉。山脉较为稳定的地壳段落以地台型沉积为标志,地貌景观则是山间盆地和广阔的高原面。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山开始隆升。但此时青藏高原海拔并不高。 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同时在高原内部则形成一些新的断陷和山岭。孢粉组合特征表明,当时的高原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 二、高原的隆升与高度 第十六章 青藏区 青藏高原面从上新世晚期的海拔1 000 m上升到目前的平均4 500~ 5 000 m,累计上升量共有3 500~4 000 m,这表明在第四纪期间平均每年上升2 mm。而晚更新世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