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機 一般中國人對危機的定義,是從字面上的「危險」加上「機會」來表達。 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如何運用智慧,化險為夷。 危機六大特性 突發事件(以及由突發而帶來驚異性) 威脅到企業的基本價值或高度優先目標 對企業主及員工心理震撼大 危機資訊相對缺乏 必須在時間壓力下,明快、智慧地處理 處理結果絕對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危機管理的特質 企業危機的「程度性」 企業危機的「破壞性」 企業危機的「複雜性」 企業危機的「動態性」 企業危機的「擴散性」 企業危機的「結構性」 企業危機的「程度性」 不知企業危機輕重程度,在處理時就不易掌握資源投入的多寡 企業危機是有程度的區別,並非所有的危機,都是致命的,有的僅只會造成企業輕微傷害 嚴重者可稱為「企業核心危機(Core Crisis)」;輕微者可稱為「企業邊陲危機(pherferial Crisis) 」 企業危機的「破壞性」 危機中雖危有轉機,但是這項轉機是有條件的,絕不代表轉機會必然降臨 例子: 1914年1月17日的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為例,受創的中小企業,有40%~50%就無法東山再起、重新創業。 美國航空業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的一周內,載客率大都對足五成,估計全全營運因此虧損50億美元 企業危機的「複雜性」 危機的多面向,因此要有全盤性的系統了解,才能有效解決危機 例子 企業財務危機,絕不是只有人事成本高,或每月需支付的利息高,其中可能牽涉投資計畫、經營戰略等層面的問題,當然也可能牽涉大環境的經濟不景氣,致週轉不靈,超過企業可忍受的臨界點,最後走向倒閉或關廠的不歸路 企業危機的「動態性」 企業如果因外在大環境或內在結構而產生危機,此種危機決不會客觀靜止,如同生命地僵化原範圍或原議題上, 剛會隨著企業處理,是否具有正確性與即時性,而使企業危機降低或升高 企業危機的動態性,「星星之火」的小危機,就可能變成「燎原之火」的巨型危機 企業危機的「擴散性」 企業危機的連鎖擴散性反應,會造成一個危機引暴另一個危機 例子 民國89年台股市值,從最高的14.8兆元,下降到民國90年的8.5兆元共減少6兆元之多(等於賠掉四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導致民眾消費緊縮、企業資金出現流動性陷阱、銀行逾放惡化…等現象 企業危機的「結構性」 中小企業結構危機 大企業結構危機 傳統產業面售的五種生存危機因子 資金取得不易 人工成本提高 環保爭議不斷 研發能力不足 取得工業區土地不易 企業危機管理的迷思 迷思一:完善內部就不會出現危機? 迷思二:企業危機處理=企業危機解決? 迷思三:企業不會出現「危機幻覺」? 迷思四:企業危機絕對可以避免? Foster的S曲線 5. 企業資訊設備安全管理: (1)企業資訊設備之設置,是否作安全上之考量? (2)企業機密性關作站,是否專人管理? (3)企業需要特別保護之設備,是否與一般設備區隔? (4)企業是否檢查及評估,火、煙、水、灰塵、震動、化 學效應、電力供應、電磁輻射等,加諸於設備之危害? (5)企業電腦作業區(含機房),是否落實執行禁止抽煙 及飲用食物? (6)企業電源之供應及備援電源,是否作安全上考量? (7)企業通訊線路及電纜線,是否作安全保護措施? (8)企業設備之維護,是否由授權之維護人員之執行? (9)企業攜帶型的電腦設備,是否定有嚴謹的保護措施 (如設通行碼、檔案加密、專人看管),並落實執行? (10)企業設備報廢前,是否先將機密性、敏感性資料及有 版權軟體移除? (11)企業電腦機房極重要地區,對於進出人員,是否作必要之限制及監督? (12)企業電腦機房內,是否嚴禁存放易燃物,及未經核准之電器或其他物品? (13)企業電腦機房操作人員,是否隨時注意環境監控系統,掌握機房溫度及溼度狀況? (14)企業電腦機房操作人員,是否熟悉自動滅火系統操作方法及滅火機位置? (15)企業各項安全設備,是否定期檢查?員工有否施予適當的安全設備使用訓練? (16)企業是否制訂,資訊安全緊急應變處理程序?有否定期演練及測試? (17)企業公文及磁片長時間不使用,下班後是否妥為存放?機密性、敏感性資訊是否妥為收存? (18)企業棄置之手寫或影印公文廢紙,及已過保存期限之公文,若為機密性、敏感性者,是否予以銷毀? (19)企業個人電腦及終端機不使用時,是否有關機、登出、設定螢幕密碼,或是以其他控制措施進行保護? (20)企業對於資訊財產,攜出辦公處所,是否訂有安全之 攜出管理規則? 6.企業通訊與操作管理: (1)企業資訊處理設備,是否訂有操作程序及管理責任? (2)企業是否建立系統變更之程序? (3)企業是否訂定,電腦當機及服務中斷後,相關的緊急處 理程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