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元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词与元曲

第22课 宋词与元曲 [教学目标] 1.知道词的发展及其基本艺术特点;知道婉约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等;知道豪放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知道元曲是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关汉卿是最伟大的元杂剧作家。 2.通过对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的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并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 3.通过对宋词、元曲名作的学习和分析,感受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并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宋词、元曲 难点: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说明: 1.宋词是宋代文学创作上的闪光点,是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元曲是产生于元代的综合性戏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故为本课重点。 2.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方式之一,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 师生共同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回答不同朝代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这一问题: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宋元时期正是词和曲的鼎盛时期。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情况,适当给予提示,必要时可以诵吟,或者用媒体展示出学生已学的作品。 对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文学特点进行归纳,对中国传统文学在不同朝代特有的体裁形成总体印象。 婉约词与豪放词 1.词的兴盛 词、词牌。 教材P132。 联系语文学科知识,知道什么是词和有关词的知识。学生互相补充,进行解答: 1.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2.它始于梁代,兴于晚唐、盛于两宋,因此有宋词之说。 展示或诵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一首词,引起学生文史结合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愿望。 联系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词的特点 李白《静夜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像》教材P133。 吟诗诵词,各抒己见: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 1.词有词牌。 2.词有格律形式长短句能依律填词P132~133。 观看、吟诵两首词,交流感受,归纳两首词的不同之处,从中加深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了解: 1.婉约派词作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 2.豪放派词作具有气度超拔,不受羁束的特点。 指导学生仔细品读后分析: 1.两首词内容不同的侧重点。 2.读后不同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宋词主要有婉约词和豪放词两种,分析两种词的不同风格。 通过对两组作品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信息的能力。 李清照《声声慢》②、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材P133。 看、读、品文学作品,分别指出两首词所属派别,并联系有关史实,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表达的真实情感,随作者的感情对当朝统治者或愤慨或批判,从而产生对作者敬佩之情。 讲练结合,让学生品味后指出分属词中的哪一派别?指导学生分析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认识不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其作品都是当时特定生活的反映。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归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分清两种词的不同风格。通过对宋词的学习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元曲 1.元曲简介 元曲、《元代戏曲壁画》、《元杂剧陶俑图》。 教材P134。 仔细阅读课文和插图,讲述: 1.曲所包括的散曲和杂剧内容。 2.述元曲曲调演唱,表述剧情,角色行当和四折“楔子”的内容。 3.看《元代戏曲壁画》,描绘图示的内容:壁画描绘的是一个散乐班登台献艺的情景;舞台上横幅表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台上共有7男4女11名演员,后排5人是乐师;幕后有一名演员在看戏。 1.指导学生回忆宋代“勾栏”中文艺节目的表演形式。 2.简单介绍戏曲的产生过程。 3.元代是戏曲发展的成熟时期。提示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成熟的标志。 4.师生描绘《元代戏曲壁画》图示的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元曲代表人物 元曲四大作家。 明确元曲四大作家,根据课外接触到的知识,说出他们的代表作。 介绍: 1.元代杂剧代表人物层出不穷,有姓名可考的有500人,无名氏的约200余人,共约737人。 2.元曲的四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 知道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具有很大帮助。 3.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像》、《窦娥冤》插图。 教材P135。 看图,生动讲述《窦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