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古诗文言
* 阅读《过零丁洋 》回答下面问题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一经”指的是______。(1分) 2、“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三种艺术手法。本诗即成功地运用了“比”的手法,你能从诗中找出一处并分析其含义吗?(2分) 3、结合我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请举例谈谈你对“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 儒家经典 山河破碎风飘絮: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阅读《春望 》回答问题(4分)1、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点明了时间和季节,其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分) 2、有人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读之令人泪下,请写出这两句好在哪里? (2分) 感时伤怀,看到鲜花使我眼泪飞溅;恨别家人,听到鸟叫使我心灵惊动。(1分)这两名写出诗人感时伤怀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 山河破碎(国都沦陷)、人烟稀少、草木荒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理解填空。 1.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2.《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诗人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案: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根据上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春望》赏析题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诗中的“风飘絮”比喻当时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比喻自己的命运,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诗人表达的悲愤和痛苦心情即可。 答案:此处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参加国际会议必需的交流英语.ppt
- 2016稻盛和夫重庆报告会方案.ppt
- 2015参数化建筑设计模式研究汇报模板.ppt
- 2015参展企业的营销计划书的撰写.ppt
- 2015参建单位宣贯会设计.ppt
- 2015县级医疗机构健康教育.ppt
- 2015原理.ppt
- 2016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ppt
- 2015厦门华丽新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宣传片.ppt
- 2016立足课堂教学.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