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11标迎春路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docVIP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11标迎春路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11标迎春路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原则 3 二、工程概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 工程及水文地质 4 2.2.1 地形地貌与气象概况 4 2.2.2 工程地质 4 2.2.3 水文地质 7 三、工程筹划及施工安排 8 3.1 施工总体安排 8 3.2 施工场地布置 8 3.3 施工顺序 8 3.4 劳动了计划 10 3.5 机械设备计划 10 四、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1 4.1 地下连续墙主要工艺流程 11 4.2 施工准备 11 4.3 导墙施工 13 4.3.1 导墙结构设计 13 4.3.2 导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14 4.3.3 导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4 4.3.4 导墙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5 4.4 成槽施工 16 4.5 泥浆工艺 19 4.6 工字钢接头制作 22 4.7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23 4.7.1 钢筋笼加工平台 23 4.7.2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23 4.8 混凝土灌注 27 4.9 质量检验与标准 28 4.10 连续墙底压浆施工 29 五、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 29 5.1槽壁塌方预防及处理措施 29 5.2成槽垂直度控制措施 29 5.3地下连续墙夹渣及渗漏水预防措施 30 5.4漏浆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30 5.5露筋现象的预防措施 30 5.6对于钢筋笼无法下放到位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30 5.7对预埋件预埋质量控制措施 31 5.8防止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砼绕流的措施 31 5.8.1减小施工误差及偏差的措施 31 5.8.2减少几何尺寸方面存在间隙的一般措施 32 六、质量保证措施 33 6.1质量目标 34 6.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4 6.3质量保证体系 34 6.4质量保证措施 34 七、安全保证措施 36 7.1安全生产目标 36 7.2安全管理制度 36 7.3安全技术措施 37 八、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 37 8.1文明施工 38 8.2职业健康安全 38 8.3环境保护措施 38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11标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工程地质勘测资料; (2)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苏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3)本工程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类似地质条件下连续墙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 (4)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11标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苏州市轨道交通2 号线工程施工主体围护结构设计蓝图。 1.2 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施工合同文件为目标,充分理解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施工的特点、难点,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按各节点工期要求,“优质、高效、安全、快速”地完成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迎春南路站地下连续墙施工任务。 在施工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文明施工,争创文明工地;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加强盾构过湖的施工监测,保证环境安全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迎春路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框架结构(局部双柱),明挖法施工。车站外包总长266.8m,宽18.7m,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为16.83m。 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厚为800mm,地连墙设计深度为27.65m~30.25m共计105幅,地墙之间采用锁口管柔性接头。 地墙槽段穿过①3素填土层、③1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粘土、③1层可塑为主,局部软塑粉质粘土、③3层稍密~中密饱和粉土、④2层粉质粘土层。基地落于④2层粉质粘土层。围护结构插入土层为⑤1粉质粘土层及⑤2粉砂层。 2.2 工程及水文地质 2.2.1 地形地貌与气象概况 本区域为广阔的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势平坦,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沿线地面标高2.3~4.2m,交通便利。 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28.2℃,极端最底气温3.6℃。多年平均降水量1110.6mm,最大降水量1782.9mm,日最大降水量604.2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苏州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 2.2.2 工程地质 根据资料显示,标段内场地71.3m以下浅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岩性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等。区域范围无浅层新构造明显活动痕迹,本区属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区。各土层地基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3素填土层:褐黄~灰~杂色,松散,以水泥、沥青路面为主,局部含较多碎石、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局部有架空现

文档评论(0)

epjk33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