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对人体自身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形体结构方面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下,经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作用,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的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 (2)生理方面 整体观念在生理上强调了联系性。 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联系一方面体现在系统之间,另一方体现在系统内部。 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 (3)病理变化方面 整体观念在病理上强调了相互影响。 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病理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系统之间,另一方体现在系统内部。 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与其相关内在脏腑之间的联系,更强调局部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 (4)诊断方面 察外知内 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有诸内,必形诸外”。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临证验舌法》诊舌晓病原理 “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可验,既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 “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5)治疗方面 对局部的病变,应从整体上加以调治(调整内脏功能)。如口舌生疮,用清心泻小肠的方法治疗。 在局部治疗,也可调整内脏功能,治疗内脏病变。如外治、针刺、敷贴等。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天人相参” 《灵枢·岁露》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1、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1)生理 春夏 秋冬 自然界 阳气趋于外 阳气趋于内 人体 阳气趋于表 阳气趋于里 腠理疏松 腠理致密 汗多尿少 汗少尿多 脉象 偏浮 偏沉 天温日明,气血滑利而易行;天寒日阴,气血凝滞而难行 (2)病理 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春季多温病;夏季多痢疾、泄泻;冬季多病伤寒。《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此外,疾病的复发也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治疗 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所在以治疗的时候,就应因时制宜。 《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例如,春季感冒,多为风热表证,宜用辛凉解表;夏季感冒,多为暑湿感冒,宜用清暑化湿;冬季感冒,多为风寒表证,宜用辛温解表。 2、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1)生理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2)病理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如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3)治疗 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灵龟八法 3、地区方域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特性和病变特点也不同,应因地制宜。 北方多燥寒,故宜用温热;南方多湿热,故宜用苦寒。 二、辨证论治 (一)症、证、病的概念 症,即症状(有时症状与体征分称,有时症状包括体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症状包括了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行为表现,或异常征象,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例如发热,咳嗽等。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候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个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它包括了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能反映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