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规则意识教育
论规则意识教育
【摘要】: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社会才是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当然,规则意识是不可能自动形成的,要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本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几个特点,总结出培养学生形成规则意识的几个渠道:①通过德育课教学,开展规则意识教育;②班主任正确引导,促进规则意识的形成;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规则意识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规则意识 教育 德育 引导 校园文化
瑞士人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条文且一丝不苟,比如去邮局,规定2点开门,1点45时,邮局内的人已各就各位,每个人都在自己座位旁直直站着,而外面的人在门口静静地排队,钟声“铛”敲响了2点,大门准时拉开。瑞士人大多习惯早睡早起,住公寓的人一过晚上8点就不再淋浴,怕哗哗的水声影响左邻右舍。
再比如瑞士环保意识很强,对旧报纸等可回收的废品,每个居住社区规定在不同的日期定时来收,到了收旧报纸的日子,家家户户门前整整齐齐码放着旧报纸。遵守规则,是瑞士人的一种价值观念,没人越过规矩办事,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在那种环境中很舒适,这种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是规则意识给人们带来的。那么我们呢?在抱怨环境脏乱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也随手扔过垃圾?在抱怨办事不公平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也曾有过不按规则办事?所以说,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时时处处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那么什么是规则意识?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纪、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拿排队作个比方:排队的次序是法治,每个人都可以排队是民主,那么每个人都愿意排队就是规则意识。没有这个意识,民主和法制都是空的。这个最基本的意识和人性与良心有关,和道德与信仰有关。规则意识是现代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不偷不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但仅有规则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此即是规则意识的第二个层次。谁都知道偷车是不应该的是违法行为。但是为什么偷车事件还会屡屡发生呢?这是因为社会上有些人并没有一个遵守法律与规则的良好习惯。因此重要的不是知道规则,而是愿意和习惯于遵守规则。这尤其表现在没有强制性力量阻止违反规则的时候,也自觉予以遵守。车子未加锁,周围又没有人,怎么办?是顺手牵羊,还是帮其看管?古人说的好:君子慎独。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是很慎重的,因为没有人监督你,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就会跳出来,千方百计地诱惑你。如果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顺手牵羊不是没有可能的。而在一念之间,你可能铸成大错,后悔莫及。规则意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意识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到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按孔夫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即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从西方启蒙思想的角度看,人人均认可的规则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了人们的自由。
当然,规则意识是不可能自动形成的,要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而学校教育是诸多教育途径中重要的一环,自然也就成为规则意识教育的主渠道。那么这个主渠道教育效果如何呢?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强调奉献与牺牲。而规则意识则由于其目标层次“太低”常常不被人们放在眼里,其结果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上一套,但实际中却是另一套,随地吐痰、口出脏话、排队加塞......。以致于中国人在国外成为不守规则、不文明的代名词。许多教育界人士大声疾呼:我们的德育怎么了?规则教育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盲点。而这一教育盲点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往往更加严重,归纳其原因为三:
第一.中职生生源特点。
这十多年来,中职校的生源水平大幅度下滑,大多数都是勉强初中毕业即使上了高中将来考大学也无望的学生。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文化基础与行为习惯“双弱势”学生。甚至有一个些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屡犯校规校纪甚至出现犯罪行为。可以说,规则意识的缺失在这一人群中非常突出。
第二.中职生年龄特点。
中职生在校时年龄段一般在16~19岁。这是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从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换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叛逆、茫然困惑无所适从,许多学生遵守的是他们所谓的“规则”而非主流群体的规则。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适应方式就是遵守群体的规则,由此才能赢得群体的承认和接纳。
第三.中职生的就业特点。
中职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一线操作型的工作,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操作水平。因为长期面对的是机器设备,对规则意识逐渐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