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祁南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doc

 采矿学课程设计-祁南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学课程设计-祁南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学》课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 新井设计 指导教师: 2013年月 徐州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 1.1矿区概述 2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 2 1.1.2地形与建筑物概况和地表水 4 1.1.3气象条件 5 1.1.4水文条件 5 1.1.5地震 7 1.1.6水源及电源 8 1.2矿井地质特征 8 1.2.1井田地质构造 8 1.2.2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14 1.3煤层特征 15 1.3.1煤层 15 1.3.2主采煤层围岩性质 16 1.3.3煤的特征 17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21 2.1 井田境界 21 2.2矿井工业储量 21 2.3矿井可采储量 24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8 3.1 矿井工作制度 28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8 3.2.1确定依据 28 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8 3.2.3矿井服务年限 29 3.3井型校核 29 第四章 井田开拓 32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32 4.2井筒形式的确定 33 4.3工业场地的位置 34 4.4开采水平的确定 35 4.5井底车场和主要开拓巷道的布置 35 4.6方案比较 35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 祁南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祁县镇境内。北距宿州市约23km,南距蚌埠市约70km。矿井北部以第10勘探线与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毗邻,东部与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分界,浅部止于二叠系山西组8煤层露头;深部以8煤层-700m水平地面投影为界,走向长约7.8km,宽约0.93~3.55km,矿井面积约24km2。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本矿井交通极为方便,京沪铁路从本区东北通过,北距宿州站约23km,东距芦岭站12.5km;青芦支线从矿井北部通过,矿井铁路运输专用线在宋庄站与青芦铁路接轨;206国道宿(州)蚌(埠)段从矿井中部穿过,公路可直通徐州、阜阳、淮北、淮南、河南省永城等地。矿井内有淮河支流浍河通过,乘船可进入淮河和洪泽湖。 1.1.2地形与建筑物概况和地表水 淮北煤田位于淮北平原的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为黄河、淮河水系形成的冲积平原。除肖县、濉溪、宿县北部有震旦、寒武、奥陶系岩层出露形成剥蚀残丘低山外,绝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第三系松散层覆盖,形成平原地形。低山的海拔标高为180~408m,平原地区标高一般为20~50m。地势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 祁南矿周围村庄建筑物大多为砖石结构,片石基础,砖墙,人字形屋顶或平屋顶,砌筑时多采用黄泥石灰浆砌筑,水泥砂浆勾缝,抗变形能力较弱。部分房屋为一层砖木结构,毛石基础,砖墙和机瓦屋面,门和窗户采用平砌砖碹和钢筋砖过梁 ,一般3间或4间连在一起,长度不超过20m。另有少数房屋为泥土墙草顶,年久失修,抗变形能力极差。 祁南矿地势较为平坦,北高南低,地面标高17.20~23.80m,一般22m左右,矿内人工开挖数条近南北向泄水沟,最大的为澥浍新河,其作用主要是防洪排涝,它们自北向南或由南向北汇于浍河集中排泄。 矿内的最大地表水体是浍河,它从本矿的中北部斜穿而过,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浍河及其支流和人工沟渠组成了密如蛛网的地表水系。浍河属淮河的支流,为一季节性河流。河床蜿延曲折,宽50~150m,深3~5m,两岸有人工河堤,每年7~9月为雨季,一般流量5~10m3/s,枯水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干旱严重季节甚至断流。历史上浍河最高洪水位为24.5m,近几年据水文资料记载,丰水期最高洪水位祁县闸上游达20.75m,下游达20.70m(1984年),枯水期最低水位上游17.22m,下游16.70m。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临涣站865m3/s(1965年),固镇闸1340m3/s(1954年),历年最低流量为零,历年平均流量临涣站7.85m3/s,固镇闸为23.2m3/s。浍河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地区,上游由东沙河与包河在临涣集附近汇合而成,属中小型季节性河流,五十年代以来曾发生过三次较大水灾,分别为1954年7月17日,1963年6月30日和1965年7月16日,其中1965年水灾最大,浍河洪峰达最大流量,本矿所在范围内普遍积水1m左右。1967年新汴河开挖以后,增强了区域内泄洪能力,浍河水从未溢出河床,根除了区域内水患。 从水文地质图上看,浍河与各主采煤层露头线投影成30~60°的角度斜交,但由于有隔水层特别是新生界第三隔水层的存在,使地表水(包括河水)与煤系含水层没有水力联

文档评论(0)

kji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