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 第二十一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⑴片面发展重工业; ⑵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⑶指令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主要特征 弊端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复习: 1.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 2.概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勃列日涅夫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戈尔巴乔夫改革? 4.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课程标准 在斯大林刚去世时,赫鲁晓夫虽然担任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但只是第五号人物。排在他前面的是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伏洛希洛夫。在赫鲁晓夫看来,马林科夫是个能力很差的中庸人物,不足为患。莫洛托夫和伏洛希洛夫是元老人物。唯有身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部长(即克格勃头子)的贝利亚,对他构成严重的威胁。赫鲁晓夫联合马林科夫以及第六号人物布尔加宁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抓捕了贝利亚。贝利亚以“反党、反国家”的罪名被枪决。 在清除了心腹之患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联合布尔加宁逼马林科夫辞职。后来,他把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打成了“反党集团”。 赫鲁晓夫接着又轻而易举地清除了布尔加宁。 这样,赫鲁晓夫就成了苏联的第一号人物。后来,他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了苏联说一不二的人物。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 - 1964) ,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他执政11年, 也改革了11 年。 上台以后, 赫鲁晓夫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向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斯大林模式发起了冲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 对苏联的原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其中,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于是,赫鲁晓夫以农业为政策调整和改革的突破口 进行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背景: 2. 改革的主要措施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 最高领导地位。 1.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工业 农业 内 容 项目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积极性。 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积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局限性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赫鲁晓夫作为第一个向“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苏联领导人,为了解决农业问题,他亲自狠抓农业,改变了旧体制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为苏联的农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改变了过去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控制得过死、农业效益差的状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但是,他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农庄内部的机制改革, 仍然是劳动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 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斯大林模式明显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了改革。 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 问题探究 赫鲁晓夫的墓碑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 1960年赫鲁晓夫离开莫斯科去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要求他“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丢脸”,因此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殖民主义问题发言时,强烈谴责了佛朗哥“反动的、残暴的政权”。而当西班牙代表上台进行答辩时,他情绪失控,从脚上脱下皮鞋猛敲桌子,他“使劲用鞋后跟敲打起桌子来”。并同西班牙代表吵得几乎动起手来……”“而且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骨水泥术中调配须知.ppt
- 骨科患者功能锻炼1.ppt
- 骨胶胶黏剂.ppt
- 高一3月考试卷.doc
- 高一4班下学期段考总结.ppt
- 高一10班我爱我班20141027.ppt
- 高一31班期中家长会.ppt
- 高一一班班干部竞选.ppt
- 高一上期末政治科试卷.doc
- 骨髓片辅导.ppt
- 2025年短视频版权保护技术标准与实施路径研究报告.docx
- 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在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实践研究.docx
- 数字藏品行业合规监管2025年政策实施效果与市场反馈分析.docx
- 2025年交通行业碳中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者激励政策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行业渗透率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与图书馆管理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青少年编程课程标准化建设课程体系与职业规划衔接报告.docx
- 2025年基因编辑技术在罕见病治疗中的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效果预测模型构建.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用户体验升级与品牌建设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