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讲座.docVIP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讲座.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讲座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讲座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 2、分析中考古诗鉴赏考点,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考纲,了解“诗歌鉴赏”命题变化 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察内容。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的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二、典型题例 (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在首这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的一个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这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三)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 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四)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三、考纲考题分析 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 鉴赏内容:1、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考试形式:主观题:(1)简答题 (2)填空题 考试范围:(1)古诗 (2)定论之作,至少是“所见略同”之作 备考策略:(1)加强文化积累 (2)强化要点训练(3)强化书面表达 (一)加强文化积累 1、大量诵读、反复吟咏 2、积累诗词的文体知识 A、了解诗词的源流(起源和发展) B、熟知诗词格律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C、掌握诗词特点 D、熟记某些意象的特定意义 重点辨析:熟记某些意象的特定意义 古诗中许多景物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 1、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乡的代名词(竹笛、羌管)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思念家乡、盼望团圆的标志(月辉)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孤单一人漂泊,像蓬草一样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册、史书(竹帛) (二)强化鉴赏要点 1、鉴赏形象 2、鉴赏语言 3、鉴赏表达技巧 4、评价思想内容 鉴赏要点(1):形象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 自然形象:诗中描写的景、物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重点辨析:意象与意境 意象: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