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汉代史传文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_汉代史传文学

第二章汉代史传文学汉代“万岁”瓦当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1、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司马迁(前145-?),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临黄河,北面50里是著名的龙门山。长河名山,气势雄浑,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传大禹曾在龙门凿山治水。韩城古称少梁,春秋时先属秦,后属晋,战国属魏,后又入于秦,屡为秦晋、秦魏战地,不少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那里。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一、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2、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前110),知识广博,身为太史令,但对诸子百家学说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据《太史公自序》的陈述:“年十岁则诵古文”,从10岁开始诵读用籀文写就的文献。他还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后来担任太史令,他又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董仲舒3、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长途漫游使司马迁直接感受到各地民风习俗的差异,加深了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历史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维妙维肖,富有生活气息。4、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在与父亲生死诀别之际接受了修史的嘱托,修史的决心从此下定。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他在参与制定太初历以后,就开始了《太史公书》亦即后来称为《史记》的写作。《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五种形式,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史记》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即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二、《史记》的叙事艺术三、《史记》的人物刻画1、闾巷之人的入传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家徒四壁四、《史记》的风格特征1、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2、浓郁的悲剧气氛3、强烈的传奇色彩五、《史记》的地位和影响1、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2、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暢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人文精神的弘扬《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4、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xī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田单救主第二节一、班固和《汉书》班固(公元32~92)   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