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青藤书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青藤书屋

青藤书屋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题墨葡萄诗》 青藤书屋原名榴花书屋,是一处具有园林特色的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嘉庆重修《山阴县志》卷二十八载:“榴花,在大云坊大乘庵之东,前明徐渭故宅”青藤书屋位于绍兴市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占地460平方米书屋不大,但精致、幽雅,是绍兴现存的一处具有文人园林特色的建筑。青藤书屋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05月,青藤书屋和徐渭墓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青藤、田水月等他一生连应八次乡试,都因不拘礼法而失败,由于徐渭刚正不阿,不喜结交权贵,遭遇坎坷不平,最后贫困潦倒而死。后人对他的书画评价最高,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写意画派成熟期的代表,被尊为青藤画派始祖。他的诗,明袁宏道誉其为“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他四声猿》和《歌代啸》,令汤显祖拍案称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艺术大师白石老人,也对他深为倾慕。 据说他生性极为聪慧,六岁能读,九岁能文,十岁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二十来岁时被列为“越中十子”之一。似乎从书屋延伸出去的,是条锦绣前程,但恰恰,怪诞的命运为他设置了一连串的悲剧性事件: 百日丧父。十岁,生母被遣散出门,母子分离。21岁入赘潘家,然而妻子潘氏不到二十岁去世,只有搬出潘家在城东赁房设馆授徒。考中秀才后,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八次,次次落榜。幼年失怙,青年丧偶,家园零丁,科场顿挫,命运一次次将这个潦倒落魄的文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古代艺术史上,徐渭身上的癫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565年,因牵涉胡宗宪案件,45岁的徐渭焦虑、抑郁、恐惧以至精神错乱,他写好《自为墓志铭》,备好了棺材,并实施了头穿钉子、锤碎睾丸和发狂杀妻等极端行为。晚年,贫困潦倒、恶疾缠身的徐渭以卖画卖书为生。1593年,在异常悲惨的境遇中,73岁的徐渭艰难走完了一生,死时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在他辞世六年后,他才遇见第一个知音。当年,公安派的文学领袖袁宏道路过绍兴,偶然在好友陶望龄家里读到了徐渭字迹漫漶的《阙编》,不觉惊骇跃起,一把拉住陶望龄:“这个徐渭是古人,还是今人?” 艺术不能拯救生命,但能拯救灵魂。四百多年前,徐渭的灵魂就蛰伏在此,仿佛在冰冷岩缝中被压迫变形而又苦苦挣扎的那棵青藤。园里的这颗,虽非徐渭手栽,它屈居围墙阴湿一隅的青藤,痛苦地扭曲、纠结、盘旋,最后似一条苍龙,越过老墙而去,它又似乎是他的化身。 青藤书屋历经四百多年历史,几经变迁,虽一度荒芜,但方池,石栏,题刻,青藤,楹联,徐渭亲笔所题“一尘不到”匾,陈洪绶书写的“青藤书屋”匾,都保存了下来。房子一律是粉墙黛瓦,整齐干净,墙高近一丈却幽静古朴,在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深处就是青藤书屋了。青藤书屋的乌漆大门内有个小小的园林,竹子在风中摇曳,边上的小草也绽放着点点红花;还有翠绿的芭蕉伸展着宽大的叶片,葡萄架上半黄半绿的叶子,小径两侧如丝的兰草,屋角那棵缠绕的老藤。 三间平屋为主体建筑,书屋坐北朝南,一排花格长窗依于青石窗槛上,屋子正中高挂着徐渭的画像、《青藤书屋图》对联及陈洪绶手书“青藤书屋”匾,南窗上方悬挂着徐渭手书“一尘不倒”木匾及“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对联,下方长桌椅列文房四宝,东西两壁分别嵌有《陈氏重修青藤书屋记》及《天池山人自提五十岁小像》,书屋之后现辟为徐渭文物陈列室;书屋之东有一小园,园内种植徐渭生前所喜芭蕉、石榴、葡萄等植物,书屋之南有一小园洞门,里面有徐渭手植青藤一棵及一方盈池(称天池),园门上刻有徐渭手书“天汉分源”四字。如今,青藤书屋是绍兴仅有一处具有明代文人园林特色的民居。 书屋右面有一个圆洞门,门外是一口古井,门内是一方小池,池两岸有两株古树,一株腊梅,还有一株青藤。据说因为徐渭爱青藤,所以这里就叫青藤书屋。因为叫青藤书屋就不能没有青藤啊,所以就种上了一棵,这棵青藤却也和徐渭一样命运多变,据说原来的青藤被雷电打成了两半,一半死了一半还在,留下的一半也没有逃过,在文革的时候连根被拔了。现今能看到的是后来移上来的。 屋前有池,方不盈丈,不涸不溢,号称“天池’,旁有大安石榴树,书屋因此得名。池边青藤一株,为徐渭手檀,枝干蟠曲,不如虬松,覆盖方池。池的周围有石栏,造作古朴。近北横卧平桥,下以方柱承托,柱上刻“砥柱中流”,桥上建书屋,构柱上刻楹联:“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背刻“自在岩”。这些都是徐谓的手书。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