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二)自然环境变迁:河湖水系、长江湖泊水系.ppt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二)自然环境变迁:河湖水系、长江湖泊水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弦口 松滋 3、彭蠡泽和鄱阳湖 彭蠡泽和鄱阳湖 彭蠡泽:其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水道移至今长江道上,原废弃的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下陷,逐渐扩大成湖,与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大湖泊,《禹贡》称为“彭蠡泽”。历史上,彭蠡泽的主体部分在江北。彭蠡泽长江以南的部分(即今鄱阳湖)后来逐渐向南延伸、扩展。 (更新世:第四季的第一个世。距今大约200万年至10000年前。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跃的时期,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 彭蠡泽和鄱阳湖 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在彭蠡泽以南设置了鄡阳县,余水、 鄱水、缭水均在鄡阳县境入赣江。赣江北出口注入彭蠡泽。 由于赣江的顶托作用,西汉后期,九江主水道和江北彭蠡泽分割开来。后来由于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泽的江北部分逐渐缩小,成为几个湖。 由于南昌——湖口一线长期的下陷,至西汉后期,长江以南的彭蠡泽水体扩大,成为彭蠡新泽(即今鄱阳北湖)。 余水 潦水 鄱水 江南彭蠡新泽形成后,从汉晋时期——隋唐,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气候转暖,降水增加,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发展,宋初彭蠡泽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 第五讲(二) 自然环境变迁:河湖水系、长江湖泊水系 ——以黄河下游河道、洞庭湖、鄱阳湖为例 本讲内容 1、河湖水系的变迁 2、长江湖泊水系的变迁:洞庭湖、彭蠡泽和鄱阳湖 一、河湖水系的变迁 黄河历史变迁 距今近2000年左右的统计,明显决口1500次左右,漫流、较大的改道、迁徙26次,其中重大改道6次。 黄河流域 1、公元前4世纪以前(战国以前) 战国以前,黄河由河北平原入海 三条河道:《禹贡》河、《山经》河,两条河道为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 《 汉书·地理志》河,为黄河下游河道,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尚书·禹贡》) 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中期),黄河下游两岸修筑提防,河道开始固定(《汉书·地理志》河道、《水经注》大河故渎)。 2、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自汉文帝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改道,西汉末年,河南 内已成“悬河”。 西汉有文献记载的黄河有10次影响较大的决溢改道。 (入渤海、黄海) 3、公元1-10世纪(东汉-唐末) 东汉明帝永平12-13年(公元69-70)王景治河,根据王莽时决河冲出的大河流势,随地形高下,勘测了一条从河南荥阳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的新河道,修筑堤防水门,新河自长寿津(今濮阳市西)与西汉大河别流,史称“东汉大河”,大体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区,在山东利津县入海。 此后大约800年间黄河下游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未发生大改道。 4、公元10世纪-北宋末(1127年) 唐末,下游河道逐渐高出,9世纪末,开始改道。进入五代,改道、决口次数频增。 944年,黄河在滑县决口,水淹没了鲁西南的几个州,积聚在粱山周围,将原巨野泽扩大成粱山泊。 决口入渤海、入黄海。 5、1128年-16世纪中叶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挡金兵南下,于滑州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扒开黄河,使河水东南流,汇泗入淮河。从此,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改道,其决口泛滥主要集中在今豫北、鲁西南地区。 (南决,决口地点西移;河道干流南摆;下游河道多股分流。) 6、16世纪中叶-1854年 明嘉靖中,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结束;万历间,潘季训治河,固定下游为单股河道→地上河,又多次决口。 7、1855-1949 1855年农历六月河决兰阳铜瓦厢,东北流向张秋运河,夺大清河到莱州湾西部由渤海湾入海(1876年全线河堤重新修好,其即为直至今天的黄河河道),结束700年由淮入海的历史。 1938年,国民政府郑州花园口决口,黄泛区。 二、长江湖泊水系的变迁 1、云梦泽的演变 春秋时期,云梦泽主体在今江陵以东、江汉之间,部分在汉江北岸,南部以长江为界(下荆江) 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渐成平陆,由于夏水、涌水的泥沙的不断堆集,形成了江汉陆上三角洲。汉代在荆江三角洲设置华容县。至西汉时期,云梦泽被迫挤在华容县南境。 夏水 涌 水 魏晋南朝时期,荆江三角洲夏水、涌水沙量大增,形成 了“夏洲”,首尾七百里。三角洲的扩展,使云梦泽主体向下游东部移动。至《水经注》时期,云梦泽主体已在华容县东,原来华容县南的云梦泽被三角洲平原代替。 至六世纪,云梦泽已被分割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