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琴之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伯特的“琴之歌”.doc

舒伯特的“琴之歌”   有词有曲,抚琴而歌,是为琴歌。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有传世名作。乐者口中吟唱,手拂琴弦相伴相和,一人兼唱奏二职,唱为主奏为辅。   欧洲古典音乐中,德语艺术歌曲(Deutsche Kunstlied)是一首或几首精致的小诗或组诗,经作曲家谱写出音乐,成为歌曲或声乐套曲。它们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钢琴伴奏,琴音与声乐声部合成了完美的音乐形象,因此,艺术歌曲也称作Klavierlied(钢琴歌)。   Klavierlied,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第一次听到Klavierlied这个词,是在维也纳巴杜拉-斯柯达(Badura Skoda)大师的钢琴课上:用手指在琴键上吟唱,舒伯特奏鸣曲中美妙的旋律如歌声一样从琴键中流淌而出,深深沁入心扉,成为我对维也纳钢琴演奏风格和奥地利古典乐派钢琴音乐的最初印象。此时,我才惊觉好似与生俱来却又从未意识到的对舒伯特和他的音乐语汇的亲近。从那之后,舒伯特的墓地,还有维也纳城市公园中舒伯特的雕像,成为清苦的学生生涯中慰藉身心的栖息之地。以至于后来每每在舞台上演奏舒伯特的音乐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和二三友人在舒伯特像前流连或点燃一支纪念蜡烛的情景。Klavierlied,舒伯特,当然还有那些踏着圆舞曲节拍、拉着游人走在环城大道上的马儿们,一起构成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维也纳情结。   一九九七年,时值纪念舒伯特诞生二百周年,我在北京举行了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的专场音乐会,这个相当“学院派”的动作在上世纪末的中国,颇有些“曲高和寡”的尴尬,而我仍然固执地坚持以我的方式向这位生前并不起眼的天才大师,以及他生长于斯的那座神奇的城市—维也纳致敬。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音乐会得到了文化界、音乐界前辈和同行以及朋友们热情的鼓励,舒伯特的音乐当然也赢得了北京听众的倾心。   在那以后,我演奏舒伯特的音乐,教授学生们学习舒伯特的音乐,舒伯特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节不知不觉中融化进他那些并没有文学标题的钢琴作品,他的音乐在我和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枝叶繁茂。这个过程长吗?十几年,其实“弹指一挥间”。   舒伯特头戴“歌曲之王”的桂冠,他的歌曲大多精致隽雅,然而,舒伯特的器乐作品却更加体现了他的博大与宽厚,其中的深沉与宏伟,需要人们运用领悟诗歌意境的感受力去体验,同时又断然拒绝感官的震撼。这对为寻求娱乐而走进音乐厅的芸芸众生未免苛刻,也许这就是他的大部分无词音乐被敬而远之的原因。   不论如何,以钢琴吟唱舒伯特的音乐,在琴键上演奏出如歌般动人的旋律,以真挚的情感触动听众的心灵,是钢琴家们的理想和追求,这也是这张专辑最初的动因,也是专辑名—“琴之歌”的由来。   舒伯特一生作有约千余部作品,其中六百余首是歌曲,其余四百多部作品涉及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器乐独奏,而钢琴作品占了很大的数量,更有多部钢琴作品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顶级艺术瑰宝。一部专辑实在无法展现这位大师的音乐全貌,我仅选录了三首(组)作品,祈愿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一窥大师风格。   首先是《格拉茨幻想曲》,一九六九年,这部奇妙的作品在奥地利工业重镇格拉茨被发现,同年即由骑熊者出版社首次出版,并冠以“格拉茨幻想曲”之名。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的狂热之中,无暇顾及艺术殿堂上如此惊人的发现。这部幻想曲背后的故事颇为曲折:在舒伯特最亲密的朋友圈子里,可称为挚友的几位中有一双姓胡腾布伦纳的兄弟,兄长名为安塞姆,是一位作曲家,长舒伯特三岁,与舒伯特相识于一八一五年,当时他们同为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宫廷乐长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就是那位在奥斯卡大奖电影《上帝的宠儿》中被描写成因妒忌而毒杀莫扎特的当红宫廷乐长)的学生。两位作曲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件事可资证明:一八一七年,在安塞姆的《E大调弦乐四重奏》付梓出版之前,舒伯特就以这部四重奏的第三乐章主题创作了一首变奏曲《Anselm Huttenbrenner主题的十三个变奏》(作品编号D.576),值得重视的是,这是舒伯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使用他人的音乐主题创作。此后,舒伯特又结识了安塞姆后来成为律师的弟弟约瑟夫。胡腾布伦纳兄弟资助着舒伯特的生活和艺术活动,也很自然地拥有并保存了部分舒伯特作品的抄本甚或手稿。   舒伯特的一些作品手稿,由于某些原因没能得到很好的保存,比如两首诙谐曲,而《格拉茨幻想曲》的手稿原稿当时也被遗失,这首作品因而也就不为人知。直到一九六九年,一份手抄本在格拉茨的一位作曲家、教堂合唱队指挥鲁道夫·冯·魏斯-欧斯特博尔恩(Rudolf von WeisOstborn)的旧居老屋中被发现。手抄本的主人并非魏斯,而是他的亲戚约瑟夫·胡腾布伦纳。这个手抄本上没有作品的创作时间,标题页的字迹是约瑟夫的笔迹:“幻想曲/为钢琴而作/作曲/弗朗茨·舒伯特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