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设计任务书
宜昌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研究
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宜昌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研究
二、项目概况
(一) 城市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城市。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东部与荆州市与荆门市毗连,西部与恩施州接壤,南邻湖南省石门县,北靠襄阳市和神农架林区。
宜昌,古称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形象地反映了宜昌河谷丘陵地形特征。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是一个有着24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市是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所在地,三峡大坝坝址距城区仅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与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在境内交汇。沪渝、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纵贯全境。现辖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五个县,当阳、枝江、宜都三个县级市,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夷陵五个城区。
近几年来,宜昌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综合功能日益增强,相继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背景
按照《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案,我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8条快速道路,形成“三纵五横”的快速路网格局,全长90千米。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快速路交通,整合交通资源,明确快速路线型、宽度、交叉口形式、用地等内容,指导衔接相关详细规划及其它路网规划编制,特开展宜昌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研究。
三、设计范围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划定的中心城区范围。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量为200平方公里;至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量为302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规划的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
五、规划基本要求
1、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和《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基础,结合我市实际以及详细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情况,进一步深化、优化快速路网布局结构;
2、综合区域发展、周边规划要求、建设条件、投资情况、交通需求等多方因素,合理选择快速路的线型、宽度、坡度、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等;
3、根据我市城市发展方向及未来经济发展预测,合理安排快速路网建设时序,估算建设投资规模。
六、成果内容
成果内容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其中规划文本内容简洁、明晰,表达规划意图、目标,并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提交成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要求,无现行标准的,应采用目前行业通行标准和要求。
图纸主要包括:快速路网布局总平面图、快速路节点布局示意图等。规划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其他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成果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 R14的DWG格式文件,文本采用Microsoft word6.0以上的格式文件。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用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汇报文件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格式文件,要求提交规划成果20套,以及计算机文件光盘2套。
七、规划编制进度安排
1.2013年1月,开始资料收集与分析;
2.2013年3月20日前,形成初步方案框架,进行第一轮征求意见汇报;
3. 2013年4月,形成中期方案,进行第二次汇报;
4.2013年5月,完成规划评审成果,组织专家评审;
5.2013年6月,完成最终成果,并上报审批。
二〇一三年一月六日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