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就有偿还不了的债务。“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样与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组织大家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展开讨论,欢迎你的参与。?
葛勇: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教育都将归结为养成教育,而所谓的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能够决定人的命运,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支配人生。而教育是培养学生习惯的最佳方式,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
但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的是,高中生的诸多习惯都已经基本定型,重新培养或者矫正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于高中教师而言,现在希望去培养学生的习惯,可能已经为时晚矣。首先学生的习惯养成后,一些不良的习惯直接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所具有的可塑性已经弱化,已基本形成了惰性;其次,高中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强调升学,谈习惯的意识已经淡化,不仅学生有懒惰、被动学习的心理,就连老师也忽视了习惯养成的强调;另外,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发育的同时,学生的习惯性已经被长期以来的模式教学、被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所误导;还有,从教育的主管部门开始,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养成教育、习惯的培养也存在不少误区,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可行的教育方式,一直都还在摸索中,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但很显然,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明知道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也不得不去面对现实中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差的现实,不得不去想尽办法来改变学生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习惯教育中,去面对更多的问题。我们就以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的问题。
首先是问题的现状。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坐姿为例,从小应养成的端正的坐姿已经被学生低头弯腰、趴倒所取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渐趋低迷,加上学习的时间长任务重,学生往往会利用书堆的掩护打起瞌睡;而做小动作、走神的现象在高中课堂上仍数见不鲜,更有甚者,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聊,以致老师需要花时间先整顿课堂纪律才能继续上课;学生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高一很少有人举手,偶尔有几个人,也被其他整体的沉闷所压制,学生除了埋头记笔记外,缺少课堂的参与性,往往课上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强打精神,老师兴致索然、对牛弹琴;另外还有课堂作业的完成,抄袭现象严重,不肯动脑筋思考,只会人云亦云,或者照抄照读参考资料;此外还有诸如上课不能专心、课堂乱插嘴等现象存在。
那么在了解了如此多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审视习惯的养成和矫正问题。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人。参照现在高中课堂的种种现象,学生不仅不会学习,无法创造,甚至已经模糊了人的概念了,社会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说到底就是对学生表现出此种状态的不满,那么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方略,课堂教育就应该从这些角度着手,进行有效地习惯培养教育。
第一要点要明确教育的目的,作为老师,首先要知道你要教学生什么,你的课堂能够给学生什么,只传授知识的课堂不再是一种规范标准的课堂,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才是真正的课堂。以语文教学为例,我们的高考模式是不强调课本内容的再现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语文课堂的情绪,因为用他们的评价标准来说,语文课没有“用”。这种以实用性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心态是整个社会的主流心理,功利化的追求,庸俗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素质,他们往往容易迷失在功利的迷雾中,人首先就没有做正,何谈其他呢?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明确做人的要素,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科学学科,不能过分强调功利性,要注重人的培养,让学生多知道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这一点恐怕也不是一个老师所能够实现的。此外就是在课堂是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强调利用书本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还是以语文教学为例,一篇小说或者一篇古文的学习,不是为了了解情节或者记住某些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小说或古文的,有哪些值得注重的方法,有哪些语言现象要去掌握,有哪些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
接下来就是课堂规范的养成。我们现在已经放松了对那些培养真正人的要求,所谓“坐如钟站如松”的要求早就被抛弃了,但是学生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一旦忽视,其结果只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