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检验标准操规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叶检验标准操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SOP规定了艾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检验的操作规程。 本SOP适用于艾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的检验操作。 2 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 《艾叶内控质量标准》  3 物料名称、科、药用部位 3.1 物料名称:艾叶。 3.2 科:菊科。 3.3 药用部位:艾的干燥叶。 4 质量标准 项 目 标准规定 性 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气清香,苦。,在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干燥品计算,含(10H8O)不得少于0.050%。、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气清香,苦。℃)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即得。 5.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艾叶对照药材1g,加石油醚(60~90℃)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即得。 5.2.2.3 测定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苯-丙酮(10: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5.2.2.4 判定标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3 检查 5.3.1 水分 5.3.1.1 照(附录Ⅸ H第二法)甲苯法测定。 5.3.1.2 使用前,将甲苯装置(500ml短颈圆底烧瓶、水分测定管、直形冷凝管)清洁干净,并置烘箱中烘干。 5.3.1.3 取供试品6g,精密称定,置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短颈圆底烧瓶与水分测定管和直形冷凝管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将短颈圆底烧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 5.3.1.4 计算公式: a×ρ 水分(%)=—————×100% m 式中:a为检读水量,ml; ρ为水的密度,g/ml; m为供试品的称样量,g。 5.3.1.5 判定标准:不得过15.0%。 5.3.2 总灰分(附录Ⅸ K) 5.3.2.1 空坩埚恒重:取2个洁净坩埚置于马弗炉中,经加热至500~600℃炽灼约60分钟,取出坩埚,移至干燥器,放冷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定坩埚重量(准确至0.1mg)。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约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放冷,称重;重复数次,直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5.3.2.2 分别称取本品颗粒或碎片(能通过二号筛)3.0g,置2个至恒重的坩埚中,编号。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5.3.2.3 将样品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约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放冷,称重;重复数次,直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再放入马弗炉内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5.3.2.4 计算公式: 炽灼残渣(%)= W2-W1 ×100% W 式中:W1 为坩埚恒重,g; W2为坩埚和样品炽灼恒重,g; W 为样品的重量,g。 5.3.2.5 判定标准:遗留残渣不得过12.0%。 5.3.3 酸不溶性灰分(附录Ⅸ K) 5.3.3.1 取总灰分项下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

文档评论(0)

ado0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