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编号09YZ21立项时课题名称赏识与惩戒对问题.docVIP

课题立项编号09YZ21立项时课题名称赏识与惩戒对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立项编号09YZ21立项时课题名称赏识与惩戒对问题.doc

课题立项编号:09YZ21 立项时课题名称:赏识与惩戒对问题学生转化效用的研究 赏识与惩戒对问题学生转化效用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实验中学 马黎萍 问题学生的往往表现的较为叛逆,而究其内心又往往非常自卑,因而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很大程度上需要赏识和惩戒手段的综合运用,这有如此才能在逐步培养其自信心的同时,戒除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研究对象及分析: 经过慎重的选择,我选择了班级里的周某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问题学生身上所存在的比较典型的思想误区和错误的行为习惯。 故事一: 对于语文的周记,周某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敷衍应付的态度。然而在一次以“以事记人”为要求的周记中,他破天荒的写了六、七百字。在这次周记中他记录了小学时和老师的发生的矛盾。他说当时的老师误会他抄作业,并叫来了家长,甚至于后来撤了他班长的职务。而他处于不平的心理从此走上和老师对着干的道路。明明会做的题目就是空着不做,有时还故意当着老师的面抄别人的作业……最后他把造成自己学习成绩的一落千丈的责任完全推给了那个老师。纵观整篇周记,文辞中充满了对当时老师的愤怒与不屑,个别语句甚至已经近乎谩骂。 故事二: 有一段时间里,总有女生向我告状说周某“欺负”她们。有的说是他发作业本的时候故意扣着她们的不给她们,有的说是他把她们计算机的电池拿走了,而有的说他下课的时候拦在教室前门不让她们进去……班级里一个姓赵的女生来告的次数尤其多,不是周某拿纸条贴在她的背后了,就是借了她的文具不肯还了……几乎周某都快成了全班女生的“公敌”了。 故事三: 有一次,周某在家自己做了几个弹弓,出于炫耀的心理拿到了教室。下课的时候,就自己早了几张废纸折好了子弹,坐在座位上“弹人”玩。几个被打倒的同学,颇有怨言,但是因为他的力道并不重,而且是冲着学生的腿脚去的,很多学生也就说过算了。班级里另一个较为好动的分子——任某见到弹弓觉得好玩,便凑到周某的身边问他借着玩,并且两人约定了“对弹”的游戏方法。一开始两个还比较注意力道和角度,慢慢地有点“玩疯”了。周某有一次的“子弹”打中了对方的脸颊,力道很大,于是对方一下就翻脸了,开始骂起来。周某也不甘示弱,于是越吵越凶,甚至于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故事四: 班级里大扫除,周某是最卖力的一个,他一个人几乎干便了所有的工种——扫地、提水、刷地、拖地。对比于拿下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他忙忙碌碌的身影总是让我有发自内心的欣赏。 从以上的四个小故事中,不难发现:周某这个初二男生,性格呈现鲜明的两面性。优点:聪敏,动手能力强,劳动积极。缺点:性格偏激,很多时候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看待事物,处理人际关系较为主观。不自信,少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学习懒散,不做作业。 由于小学近两年的不良习惯的浸染,因而到了初中以后,在短时间没有改善。再加上家长对其失去了信心,并不怎么关注孩子的成长,因而更造成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放任。上课不停地做小动作,下课干扰女生,恶作剧,与老师争吵……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针对周某性格偏激,很难客观看待问题的特点,我知道对于他的转化,决不能简单地用惩戒的方式,而应该赏识先行,培养他的自信心,同时涵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再辅以惩戒的方式,最终到达转化的效果。 1.赏识手段在转化过程中的使用 赏识不是盲目的夸奖,不是一味的太高,对于问题学生的赏识,更是应该把握好“度”的原则。 (1)、从理解与宽容出发,让孩子了解“原来,老师也会爱我”。 爱,是赏识的基点也是促使学生变化的催化剂。 看完了周某那篇言辞激烈的周记之后。中午我抽时间将他叫到了办公室。看着翻开的周记本,他有一瞬间的慌乱,但很快回复了镇定。我把本子塞到他手里,对他笑了笑:“我数了一下,这次作文破纪录地写了600个字。就写作量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他的表情有点意外也有点尴尬,不好意思地合上了周记本。我从他的手里把本子拿回来,“本来想打80分的,但是仔细看了看文章,估计这打80分是会害了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犹豫了半天,低声回答:“不应该这样骂老师!”“那你觉得打几分合适呢?”“60分吧!”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先写了一个“6”,后来又在“6”的前面写了一个“5”。他有点意外。我解释道:“我仔细想了想如果这篇文章我给了你60分,还是会害了你。给个分数很容易,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对于你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和给你80分又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关心的不是你作文的分数,而是你看待事物的角度有没有错误,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他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周记本,我又说:“那时是小学三年级,是小时候的事了。我们记录往事往往是为了积累经验,你现在可是一个初中的学生,应该不会再有那样的事了吧?” “只要老师不冤枉我,我当然不会啊!”话虽然说的轻,但还是给我带来不少的震动。原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