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nkalo:我们必须忘却的地方.doc
Onkalo:我们必须忘却的地方 用近百年的时间,在500米深的岩层下挖掘隧道储存核废料,保质期为10万年。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它已经开工兴建了。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民众的正常生活自然受到影响,许多电影也都终止或延期上映,然而,在地震发生不到一个月内,却有一部纪录片提前上映,而且观者如潮。 这部影片就是芬兰纪实电影《走向永恒》(Into Eternity),是以放射性废弃物的最终处理为题材。在日本民众因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惊魂未定时上映这部电影,自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响和共鸣。“这部电影是正适合在这个时候看的片子。” 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是以极端的方式暴露了核能带来的灾难,但是,与极端的偶发事故相比,核能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是人类面临的更棘手的长期问题。《走向永恒》以一个最奇特的视角,提醒人们,处理核废料的成本有多么高昂,科学家们为保后代平安做着怎样不懈的努力。 掩藏之所的“俄罗斯套娃” 在距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几百英里远的一个小岛上,工人们挖掘隧道,地底下是有18亿年历史的坚固岩层。这条隧道将有500米深,3英里长。工程可能要持续几十年,甚至要到本世纪末。隧道命名为“Onkalo”,芬兰语意为“掩藏之所”。 建设这样一个耗时费力的世纪工程,为的是一项永垂千古的事业,芬兰人将在隧道里密封储存核能废弃物,储存时间是:10万年。这几乎等于我们这代人所想到的永远。 丹麦人迈克尔·麦德森拍摄的纪录片《走向永恒》,就是对这一工程的纪录。他将“Onkalo”称为“我们必须忘却的地方”。 人类利用核能源的时间大约70年,却产生了30多万吨致命的放射性的废料。这是核能对人类最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说核泄漏造成的是即时的极端恐慌,那么核废料则是难以卸掉的危险重负。不久前,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停运及核废料管理市场的总价值将是4160亿美元——这个数字肯定还会增加。 如何处理核废料?科学家们绞尽脑汁。曾经有一个大胆而且看似可行的办法:用火箭将核废料运往外太空,并让它们在那里消失。但这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保险,谁又能保证火箭在运送过程中不会爆炸,废料不会泄漏呢? 唯一可行的似乎还是地下储存。密封、深埋、持久。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芬兰的Onkalo就是最典型的地下储存工程。 在全球40多个使用核能的国家中,芬兰是最早考虑核废料最终储存地的。过去,芬兰核电厂的废料都是运往俄罗斯进行再处理的。1994年,芬兰议会规定禁止放射性废料进出口,这就意味放弃在国外进行核废料的再处理,而必须在本国填埋。 地下填埋核废料,除了密封技术外,更关键的前提是找到稳定、可靠的地质层,填埋地要能抗击地震,最好是能避免。 Onkalo最终选择在欧洲最古老的地质构造之一芬诺斯堪迪亚岩床上。地质学家说,它们已经历了将近18亿年的变迁。这是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其中几次变形期都没有对它们造成巨大变化。稳定的,不受温度影响的花岗岩自然屏障,至少在未来10万年相当可靠。 2004年,Onkalo开始动工兴建,人类在坚硬的花岗石深处,进行着前所未有、旷日持久的尝试:工程将持续几十年,甚至100年。 而储存这些最危险废料的程序也是极其复杂:首先开凿500米深的隧道,建造一个蓄水池,核废料被储存在一个花岗岩铸铁蜂巢中,再放入铜罐,投入水中。隧道用混凝土水泥封死。一层层屏障,恰如俄罗斯套娃。科学家们期望以此一劳永逸,保10万年平安。 未来人,勿近Onkalo 《走向永恒》是一部充满诗意、唯美的纪录片,影片的场景非常简单,只有两部分,一是黑暗的隧道,另一个是科学家面对镜头的访谈。两个场景交织,叙述着这个严肃甚至令人恐惧的话题。 影片的几个单元更用诡异的方式区分,黑暗的隧道中,丹麦导演迈克尔·麦迪逊划亮一根根火柴,在每根火柴熄灭前,向观众提出一个哲学问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会得到怎样的报应?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如何警醒后代不要触碰埋在这里的危险物? 影片用了一半时间描述隧道工程建设,而另一半时间则是在讨论一个几乎杞人忧天的问题:在这10万年间,我们如何保证后代人不会好奇地发掘它,像我们发掘金字塔一样? 和隧道工程同样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标识系统。他们将建造一个石碑,石碑正面用联合国的各种官方语言刻上警告:“危险,不要靠近,也不要打扰这个地方”,背面是更详细的文字说明。在其他地方,则刻上骷髅、核辐射等意味着危险的警示符号。 主持工程的科学家说:“我们必须想象,未来人会有高科技,但也同样不是在石器时代。他们可能掌握了挖掘的技术,但却没有掌握检测核废料的技术。” 在科学家看来,储存核废料的石棺,可不是金字塔和法老,它们永远也不能被发现。芬兰辐射监管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