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绦虫 tapeworm 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猪肉绦虫、猪带绦虫、有钩绦虫 二、生活史特点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肥胖带吻绦虫Taenia saginata 虫卵与猪带绦虫相似囊尾蚴头与成虫头相似 诊断粪检孕节或虫卵,透明胶纸法 细粒棘球绦虫 (包生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二、生活史特点: 四、诊断 微小膜壳绦虫Hymennolepis nana(短小绦虫) 思考题:两种带绦虫哪种对人的危害性大?为什么? * 特点: 1.成虫背腹扁平、带状、分节。 2.虫体由头节、颈节和链体所组成。 3.体壁与内脏之间无体腔。 4.无消化道,体表有微绒毛吸收营养。 5. 雌雄同体在同一节片中生殖系统发达。 6.生活史复杂要中间宿主。 成虫孕节脱落——虫卵——六钩蚴——囊尾蚴 (棘球蚴、似囊尾蚴)——经口感染——虫头节翻出——颈生节片——发育为成虫 常见的绦虫有: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包生绦虫、短小绦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 幼虫寄生于(猪体)人体的肌肉等组织引起囊虫病。 一、形态 1.成虫:乳白色,扁平,带状分节,2~4m,由700~1000节组成。 头节;米粒大小,四个吸盘,顶突,小钩 颈节:细长不分节,再生节片 链体:幼节:宽短,生殖系统未发育好 成节:方形,雌雄各一套生殖器官 孕节:子宫侧枝7~13支,充满虫卵 2.虫卵:球形31~40微米直径,黄褐色,胚 膜厚,有放射状条纹,内含一六钩蚴。 成虫(人体小肠)——孕节或虫卵排出——猪吞入——六钩蚴孵出——经血流到猪体各处(肌肉)——囊尾蚴(米猪肉)——人食入——囊尾蚴头节翻出——颈生节片发育为成虫。 人误食虫卵患囊虫病,误食囊尾蚴患绦虫病,也可自体重复感染囊虫病。 2~3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25年。 成虫——猪带绦虫病,消化道功能紊乱。 囊尾蚴——囊虫病(依寄生部位不同分) 皮下肌肉囊虫病:结节、移动、肌肉痛。 脑囊虫病:癫痫、头痛、颅压增高。 眼囊虫病:眼深部、视力障碍。 1.猪带绦虫病:胃肠症状排白色节片史 粪检孕节或虫卵,观孕节子宫侧枝。 2.囊虫病:有肠绦虫史、皮下结节、脑症。 皮下结节活检 ELISA CT、 MRI 眼底镜 分布:东北、华北、中原和西南较多见。 因素:养猪方式,食肉方式,饮食卫生。 防治原则: 加强 卫生宣教 改进养猪方式 严格肉检制度 及早治疗绦虫病防囊虫病发生 (用槟榔和南瓜子驱虫;吡喹酮或 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 (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牛带绦虫病。 区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体长 2~4米 4~8米 头节 顶突,小钩 无顶突及小钩 成节 卵巢有小叶 卵巢仅两叶 孕节 子宫侧枝7~13 15~30支 囊尾蚴 可寄生人体 不寄生人体 生活史要点: 1.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2.幼虫仅寄生于牛体 3.感染阶段为牛囊尾蚴 4.经口感染 致病:仅引起牛带绦虫病,致消化道症状; 不引起人的囊虫病 流行与防治 分布:畜牧地区及以牛肉为主要肉食品的地区。 因素: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 牛的放牧和食用牛肉的方法不当 防治: 与猪肉绦虫基本相同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2~7mm,由头颈节、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 2.虫卵;同带绦虫卵 3.棘球蚴:囊状体,角皮层、生发层(胚层)、生发囊(育囊)、原头蚴、子囊、孙囊及囊液组成。 成虫寄生于狗、狼等食肉动物的小肠。 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脏等处。 感染阶段为虫卵,经口感染。 三、致病:引起人的肝包虫病多见。 1.全身中毒症状 2.过敏症状 3.包块及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病史、X线、B超、CT、同位素扫描、囊液镜检、ELISA 五、流行与防治 人兽共患病,畜牧地区;新疆、西藏 防治原则:卫生宣教 病畜内脏处理 手术及吡喹酮治疗 成虫:长20~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