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心病联合瓣膜病治疗医案
风心病联合瓣膜病治疗医案
患者梁某,男性,62岁,主因“心悸10余年,加重伴气短3周”于2011年7月5日初诊。
患者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就诊于云大医院,具体诊断不详,规律服用西药地高辛,症状时有发作。3周前患者因天气炎热心悸加重,伴气短3周,到云大医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8次/分,频发室性早搏,右心室增大,部分导联ST段及T波改变。心脏彩超示:右心室增大,室间隔增厚,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压轻度升高。胸部X线示:右心室增大,主动脉结节增大。诊断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建议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因畏惧手术,遂求中医治疗,来诊。就诊时症见:心悸,气短,偶有咳嗽、咳痰,呈黄色粘痰,口干口苦,纳可,口腔溃疡,眠稍差,小便黄,大便干,双下肢不肿。舌尖红,苔根黄腻,脉细滑。查体:心率90次/分,频发房性早搏,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II~III级收缩期杂音。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四诊合参,中医辨病为“心悸”,辨证为“痰热交阻”。西医诊断为“风心病 联合瓣膜病”,给予清热化痰理气,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法半夏15g、枳实10g、陈皮15g、茯苓20g、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冲10g、竹茹15g、丹参10g、石菖蒲15g、粉葛30g、鱼腥草30g、蒲公英30g、芦根30g、连翘15g、砂仁冲8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两日一剂。
二诊(2011-7-12):患者诉服药后心悸稍有减轻,仍有气短,咳嗽减轻,咳痰减少,口干口苦稍有减轻,口腔溃疡已渐愈,纳可,眠稍差,小便稍黄,大便偏干。舌尖红,苔根稍黄腻,脉细滑。因患者症状减轻,守原方,继用3剂。
三诊(2011-7-26):患者诉因近几日下雨,天气改变,心悸自感加重,仍有气短,咳嗽、咳痰明显见减少,口干口苦明显减轻,纳差,眠差,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考虑患者现有外受湿邪侵袭,兼有脾湿内蕴,上方去鱼腥草、蒲公英、芦根、连翘,加藿香15g、佩兰15g、苡仁20g、厚朴30g醒脾化湿。予3剂继服。
四诊(2011-8-2):患者诉心悸较前明显减轻,气短稍有好转,已无咳嗽咳痰,口干口苦明显减轻,纳可,饭后胃脘稍有不适,睡眠较前改善,小便稍黄,大便稍干。舌红,苔黄腻,脉细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68次/分,偶发室性早搏,右心室增大,少数导联ST段及T波改变。考虑患者心悸症状好转,痰湿明显减轻,上方去藿香、佩兰、苡仁、厚朴,现纳眠稍差,仍以清热理气化痰为主,加焦山楂15g、神曲15g、炒酸枣仁10g,继服3剂以巩固。 按语: 心悸的病机是心气逆乱,心主不安。本病多虚实夹杂,虚证为阴阳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实证因痰、饮、火、瘀扰乱心气所致。辨证时分清虚实的多寡,以决定治疗原则。本病案患者首诊症见:心悸,气短,偶有咳嗽、咳痰,咳黄色粘痰,口干口苦,纳可,口腔溃疡,眠稍差,小便黄,大便干,双下肢不肿。舌尖红,苔根黄腻,脉细滑。痰火较重,故方选十味温胆汤加减,以清热化痰理气宁心。十味温胆汤中去人参、生姜性热之品,去熟地以防滋腻太过敛邪,患者睡眠稍差,考虑为痰火扰心,故去酸枣仁、远志。因心悸病虚实夹杂,故加太子参滋阴清热补虚,竹茹、菖蒲、腥草化痰,粉葛、芦根滋阴生津,鱼腥草、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化痰,砂仁化痰行气,因病较长,久病化瘀,故加用丹参,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意。本方以化痰清热为主,主攻痰火,效佳。二诊诸证减轻,故效不更方,守原方以兹巩固。三诊,因天气变化,雨湿外侵,因天人一体,脾湿内蕴,且火热已去,故去鱼腥草、蒲公英、芦根、连翘,但仍有痰扰心神,故仍以化痰理气为主,加去湿健脾之药,以祛内外之邪。四诊见症知效佳,故仍用十味温胆汤加减加以巩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属心脏器质性改变,西医一般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但一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身体状况不能手术,或因畏惧手术风险不接受手术治疗,转求中医治疗,中医利用中药调理全身的特色,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或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为手术创造机会。中医药在器质性性心脏病上发挥独到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