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翔高教育2012年考研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复习指南试读-货币银行部分
第24章 货币理论(上)
【导论】
(一)复习目标
复习完本章后,考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不同的货币层次的划分观点;
2.理解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其存款创造的条件;
3.懂得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概念;
4.熟练掌握主要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乔顿模型、弗里德曼—舒瓦茨模型、卡甘模型,关键理解模型推导过程、熟记模型结论,能够加以比较区分和作简要评价;
5.理解外生论和内生论的基本内涵,以及两派观点分歧的焦点;
6.熟练掌握主流的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主义理论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关键还要能够加以比较区分;
7.熟练掌握托宾“新观点”的主要思想;
8.熟练掌握几种主要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温特劳布货币理论、卡尔多理论和莫尔理论,还要能够对不同的理论加以比较区分和作简要的评价;
9.能够结合我国货币供给的实际状况,运用主流的货币供给理论作简要分析。
(二)重难点提示
1.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原理
2.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3.主流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简要评述,以及不同理论间的比较区分
4.外生性与内生性的内涵与辨析
5.内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简要评述,以及不同理论间的比较区分
6.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实践与问题的分析
(三)复习路线图
【考点分析】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理论及实践
通常,经济学家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来划分货币层次,并且确定货币供给量的范围。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迅速转换成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买卖时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但是,这样便会产生一个问题“究竟流动性多大的金融资产才算作货币”?一般来说按照金融资产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即购买力)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
货币和银行体系活期存款具有直接的购买力,能够直接用于商品买卖中的支付,对商品市场影响最大,称为狭义的货币M1,即:
M1=M0(通货)+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经过提现后也可以转化为直接的购买力,其对商品市场影响力小于M1,M1加上这部分资产即所谓的广义的货币M2,即: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现代金融体系中,除了商业银行外,还有一切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工具也对商品市场有间接的影响力,应该计算在货币供应量范围内,即: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一些短期金融证券(如国库券、承兑票据等)很容易在金融市场贴现和流转,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应该计算在货币供应量范围内,即:
M4=M3+其他短期流动性资产
【相关链接】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
狭义货币指M1,即通货+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指M2,即通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准货币指除M1以外的短期资产,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及一些货币市场工具。
【例1】(金融联考2003)名词解释:准货币
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指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二)划分货币层次的现实意义
对货币层次的划分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货币层次划分,可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变动,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二、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一)两个基本概念
1.原始存款
所谓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所谓派生存款是相对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部分。
3.二者的数量关系
(二)存款创造条件
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
如果100%提取存款准备金,则银行失去存款创造能力。从而,得到结论:存款准备金比率越小,商业银行(或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创造的能力越强。
条件2:企业实行转账结算制度,即非现金结算。
正是由于存在企业实行转账结算制度,现金货币才可能留在银行体系内,从而商业银行可以创造出存款。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人们没有必要从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进行支付,只需要使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如支票进行划拨转账就可以完成交易,这是基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商业银行形成的信任。通过转账结算制度,商业银行就有可能多次的使用原始存款,从而创造出多倍于原始存款的购买力,对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条件3:银行必须有大于零的原始存款。
条件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新闻作品网络评论评析.doc
- 网络标清DVI数字矩阵.doc
- 网络营销操作详细步骤.doc
- 网络营销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
- 网络领航员用户手册V20.doc
- 罗杰外语单词王决赛试题(基础级).doc
- 网页设计实验指导.doc
- 二年级家长学校备课.doc
- 二年级必读书目和古诗题目.doc
-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扫盲问答30问.doc
- 中国火焰切割枪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pdf
- 第六单元创新与发明(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青岛版)[含答案].pdf
- 道法(基础卷02)-2024-2025学年五年级道法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统编版)[含答案].pdf
- 专题06辨析题-2024-202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备考真题汇编(统编版)[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学科素养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任丘市麻家坞学区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pdf
- 专题07综合题-2024-202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备考真题汇编(统编版)[含答案].pdf
- 第二单元水循环(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青岛版)[含答案].pdf
- 第三单元热的传递(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青岛版)[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巴渝学校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最近下载
- 门禁卡管理制度及流程.doc
- 2024年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考试.doc
- 专题23 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 公司劳务外包管理办法(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文件).doc VIP
-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极材料回收模式及经济性分析-新能源进展.PDF
-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课件.ppt VIP
- 二十四节气立冬介绍(英文版)ppt课件(优质ppt).pptx
- 行业标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区域规划指南》.docx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6》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