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内讲义-40
第四十单元 内伤发热细目一:概述 一、内伤发热的概念及源流 1.内伤发热的概念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2.内伤发热的源流 《内经》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 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作为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多的论述,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 《症因脉治》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 《证治汇补》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等。《医林改锗》及《血证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内伤发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内伤发热的常见病因 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跌仆出血。 二、内伤发热的病机要点及转化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病理性质大体可归纳为虚、实两类。由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所致者属实;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本病病机比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 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久病往往由实转虚,其中以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他如气郁发热日久,热伤阴津,则转化为气郁阴虚;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发展为阳虚发热。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 一、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二、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要点 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内伤发热总的治疗原则 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属实者,宜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二、气虚、气郁、血瘀、血虚、阳虚、痰湿和阴虚发热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1.阴虚发热 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 2.血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 3.气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4.阳虚发热 主症:发热而欲近衣被,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 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桂枝、山茱萸、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5.气郁发热 主症: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sp管施工参数.doc
- Q)G13J-B-08-08压力管道的吹扫与清洗.doc
- QC1-QA-05QC组长-工作职务说明书.doc
- QF-CO气体分析装置使用说明书.doc
- qrgfrgrgr.doc
- QC1-AD-08维修组组长-工作职务说明书.doc
- ramos制作.doc
- QT常用类.doc
- RFC1075.doc
- S2-1 路线说明.doc
- 安徽省定远炉桥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训练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私立中学2025年高三下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淮北师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综合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5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市寿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周练试卷(四)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十六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考评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一中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生物试题(一)含解析.doc
- 安徽省怀远一中2025年高三(下)期末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