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问题态度与方法
任课教师简介 王明友,1958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人文学院经济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兼及中国书画艺术理论与实践。主讲过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流派、论文写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国写意花鸟画等。 △最喜欢读的书是《资本论》和《红楼梦》; △最愿意做的事情是劝人学习经济学; △最敬重的老师是朱绍文、董寿平、欧阳中石; △最欣赏的当代经济学家是林毅夫、汪丁丁、周其仁; △日常不断重复的事情是读经济学与红学的书,写字,画画儿,遛紫竹院和颐和园。 邮箱:wangmingyou@bjut.edu.cn 第一讲:导论 ——经济学的问题与方法 1、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2、经济学的方法、问题与态度 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专题的内容预告 一、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 “经济”一词 ——“economy” 来原于古希腊文οικονομια——“家庭管理”。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把古希腊文的“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和在一起,制造了“经济”这个词。 色诺芬的《经济论》一书中把经济定义为“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产”。 ● 法国的孟克列钦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1615年 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这个名称。 经济的最初含义 英国的“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 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的第一个理论体系,亚当·斯密也因此成为 “经济学之父”。 —— Invisible Hand 追寻斯密的足迹: 苏格兰爱丁堡市卡农盖特教堂 格拉斯哥大学 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的故事 ● 19世纪中后期,发生了“边际革命” the marginal revolution ,政治经济学逐渐向“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许多西方学者改用“经济学” economics 这一新的名称。 ● 19世纪中后期,还有以《资本论》为标志的“马克思经济学的革命”。 ●至今,配第、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瓦尔拉斯、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布坎南、科斯、诺思、卢卡斯、威廉姆森等等,是著名经济学家中的杰出代表。 经济学的后继者 ● 今天的经济学至少已经发展为以下五大领域: 1、经济哲学 A. Smith、K.Marx、L. von Mises、F. Hayek 2、福利经济学 A.C. Pigou 3、“纯经济理论” Marshall、P. Samuelson、 K. Arrow 4、经济政策 M.Keynes 5、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F.Knight、I.Fisher、R.Coase、M.Friedman、O.Williamson、A.Alchain、Y.Barzel、S.Cheung、周其仁 经济学的家族 F.Knight 1885-1972 F.Hayek?1899-1992 I.Fisher 1867-1947 R.Coase, 1910- A.Alchian, 1910- H. deSoto, 1941- 张培刚,1913- D.North, 1920- Yoram Barzel 威廉姆森 萨缪尔森 弗里德曼 张五常 周其仁 二、经济学的方法、问题与态度 ●现象和规律 --“科学”首先是一种信念:相信现象背后一定有规律 --发现规律的途径: △迷信——臆想一套因果联系 △经验——重复出现的事情 △经验科学 ——观察 ——提出问题 :“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 提出假说(猜规律,规律是因果联系:若A则B)——检验假说 ——把通过检验的那个假说一般化。 孟德尔的故事 达尔文的故事 亚当·斯密的故事 经济学是经验科学 从可观察的现象出发,以《国富论》开篇为例: “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那么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又)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工人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佣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