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人与自然界.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人与自然界.ppt

4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代际公平,强调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 发展机会。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这里包含两个基本点: 其一,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加强对未来人负责的自律意识; 其二,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儿继承下来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财富。 二是代内公平,就是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地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服从全球利益。 显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代内矛盾占据主导地位,代内关系不协调,要想协调代际关系就是空话。体现公平原则的代内平等,要求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发展为代价。 5 、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主宰和征服的对象,而应将其视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成员,与之和谐相处、协调共生。 共生(symbiosis),原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在生态学中,共生是指两个不同有机体之间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相互关系。 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巴里 H. A. de Bary,1831-1888 证明了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互利共生。 此后,科学家在许多植物、动物中发现了广泛存在的共生现象。 在当代,透过生物共生现象,人们认识到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 4、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 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的(部分)输出又反过来作用于系统的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再输入产生影响,进而对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并影响系统的进一步输出。 它是使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换、改善系统行为和功能,排除干扰,实现协调稳定优化发展的重要机制,亦是实现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 (2)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 四、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 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 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 1、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德国之声特约记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现状报导: 中国经济在繁荣着,它的剧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敬佩,但也引起了一些恐惧,因为高速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清晰。几乎没有一天是在没有报纸报导新发生的矿难,煤气爆炸,或者化学品事故的情况下空白着过去的。 中国多年来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为了制服贫穷,保持国家的稳定。一个悲哀的小结:这个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空下着酸雨,50多个湖泊由于环境被破坏而干涸,烟尘让城市的天空不再露出蓝色,70%的中国河流受到了污染。 国际社会常用“挑战”、“难题”、“危机”、“威胁”、“灾难”等来描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环境成本大约相当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15%,而有研究者认为可能高达2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臭氧消耗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者(威胁到南极);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的排放者(加速全球变暖); 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者(不当使用农药普遍存在) 中国的水电开发,不仅给当地造成环境和社会影响,还会引起下游国家的强烈关注,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4/5》指出,中国对伊犁河河水的工业污染和大量使用,是造成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湖巴尔喀什湖面临干涸危险的主要原因。 2005年11-12月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件)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1)沙漠可能吞没中国: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亿亩扩大到2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 目前,每年新增的荒漠化面积相当于丢失一个中等县,几乎每分钟就损失4.5亩寸金之地,许多生态性灾难频繁发生。,“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几乎已成为“有水皆污”、“逢雨必酸”的境况。 淮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让人闯之莫不心酸 国家水利部披露出一组令人惊心的数字:目前全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