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琴名曲.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是一首汉族古琴曲,作者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的创始人郭沔。 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字楚望,约公元1190—1260年)创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共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尾声。现存琴谱多达五十种。经过许多琴家不断加工,艺术更臻成熟。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自13世纪中国明初问世以后,数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琴谱专集都收载了此曲,并被历代琴家公认为优秀的琴曲之一。近年,有采用古琴与大型民族乐队的演变形式演奏此曲。 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晋代著名文人嵇康遭迫害被处死,临刑索琴从容弹奏此曲,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后人遂以《广陵散》代指美好事物的消失。但该曲并 未因此失传,它还在当时的“相和歌”中演奏,作为琴曲,后世也不断有发展。这首乐曲题材源于古代《聂政刺韩王》曲,为掩盖其中刺杀君王的命题曾被改为《报 亲曲》,意味为父报仇。《广陵散》之名意为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乐曲,散即操、引、曲之意,也隐蔽了原曲内容。《广陵散》是现存的一首“武曲”,结构 宏伟。 《广陵散》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 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足复为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渔樵问答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几句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古琴名曲,曲谱最早见于明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曲谱解题云:“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付歌词。近代《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渔樵问答典故? 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此曲反映了隐逸者向往渔樵生活,希望从自然山水中吸取灵感或了悟,以摆脱人事的羁靡,并把渔樵作为隐士的化身来加以歌颂,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渔樵之间的回答如下:?? 第一段: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 第二段:培植春意?。渔又诘之曰,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伐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牿,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足。渔乃笑曰,因木欲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 第三段:上支古人。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登山落径行读之。一旦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於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第四段:自得江山。樵曰,子亦何为。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 第五段:体蓄鱼虾。樵曰,人生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杨鬐鼓髡受不惊。子垂陆具过用许机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