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复习空气(复习)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有时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同时,得到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的气体,经测定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试根据以上叙述及下图填空: (1)叙述该气体物理性质有______ (2)制取该气体应选___装置,收集装置__; (3)试推断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方法二: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法 方法一:分解双氧水法 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法 2H2O 2H2O2 + O2 MnO2 --------催化剂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向上排空气法的氧气收集满了?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 怎样来检验集气瓶内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原理 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方法2:加热高锰酸钾法 查、装、定、点、收、取、灭 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至1/4处 收集满氧气后,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实验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 装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扩散慢(物理性质)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二氧化碳微溶于水 2、二氧化碳跟水能反应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O2+H2O=H2CO3 如瓶内充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再倒入适量的水,迅速盖上盖子,现象是? 如把一支装满氨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1:600左右)的试管用大拇指堵住,倒扣在事先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并移开大姆指,试分析将会看到的现象。 如把装置进一步改成如图装置,现象又将如何?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变成红色 红色恢复紫色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 浑浊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检验 二氧化碳 CO2 + 2NaOH = Na2CO3+ H2O 如果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烧碱溶液中,是否也可以观察到浑浊的现象? 预测实验现象 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如图),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1) , 2) 。 反应的方程式是: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内水位上升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小结: 氢氧化钠溶液: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氢氧化钙溶液:更好的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可配成浓溶液,吸收效果好但反应现象不明显。 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很稀,吸收效果差,但反应现象明显。 一、CO2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微溶于水,降温易液化,甚至变成固体(干冰)。 3、标准状态下,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CO2不能供呼吸。 3、CO2跟水反应。 CO2+H2O = H2CO3 H2CO3 = CO2↑ +H2O 4、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小结 CO2 纯碱 汽水 尿素 人工降雨 温度计 灭火 工业原料 致冷剂 光合作用 你能说出 CO2这些用途与哪些性质相关吗?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 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原理: 2HCl+CaCO3 = H2O + CO2 ↑ + CaCl2 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找错误 石灰石(主要成分)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 CaCO3 生石灰 干冰 —Ca(OH)2 —Na2CO3 —H2CO3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CaO —CO2 石灰水、氢氧化钙、熟石灰 碳酸 碳酸钠(苏打、纯碱) a b b 4、臭氧层、温室效应 ①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②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③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要求 内 容 ●学习目标 a a 5、空气污染 ①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②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1、臭氧化学式:O3           紫外线 (1)来源: O2=====2O O+O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处)——臭氧层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