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文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课文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

初中语文总复习“课内阅读”部分复习要点(七年级上)      l、忆读书 一、字词积累 天罡gang  地煞shà  笸p6箩luó  消遣  酷爱   烦琐  悬念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索然无味  人情世故  风花雪月 二、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这就是冰心所坚持和提倡的“爱的哲学”。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三、主题分析 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以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重点问题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的强烈。 2、冰心老人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冰心老人回忆自己读书生涯的体会时,为什么会认为“读书好”呢? (1)书中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4、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几个字,作者按什么顺序,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 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的往事有: (1)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能读懂、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这件事,其间将《三国演义》与国文教科书在引人入胜方面做了比较。 (2)回忆了幼时读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对自己作文很有帮助的事。 (3)回忆幼时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其间还将《水浒传》与《荡寇志》做了比较。 (4)回忆了少时能背《满江红》,酷爱古典诗词的有关往事,并提及《精忠说岳》未能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5)回忆了自己11岁时接触到《茶花女遗事》,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的事。 (6)回忆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不同的感受。 5、作者冰心认为怎样的书才算好书? 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繁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 6、举例说明作者读书入迷所达到的程度。 (1)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2)读到关羽、诸葛亮死了,大哭一场。 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由此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喜欢《水浒传》而不喜欢《荡寇志》,试再举出《水浒传》中的人物。 作者是一个有正义感,爱憎分明的人。《水浒传》人物个性鲜明,如宋江,林冲…… 8、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对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表达出“我”对故事下文的渴望和眷念之情。 (2)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咬了牙”表明“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去读书,也说明“我”读起来很费劲;“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我”越读越懂的惊喜。 (3)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一 “凑成”是拼凑而成,“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之意,“写满”有凑满之意。连用三个词的目的都是要强调《水浒传》的作者为凑满一百零八将,不可能把每个人物都写得那么个性鲜明,但它还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好得多。 4、风筝 一、字词积累 伶ling仃ding 荡漾yàng  嫌恶wù 傲然 肃杀 憔悴 瑟sè缩   虐nüè杀  诀别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本文选自《野草》。 三、主题分析 本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风筝为线索,作者通过对风筝往事的回忆,批叛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憧憬。 四、重点问题 l、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我”中年读了儿童教育书籍后十分懊悔,想补过而不得。 “我”原来的看法是放风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