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到面的距离
说课:点到面的距离
新丰一中 侯新兰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距离》出处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下)9.8,而且点到面的距离是第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全面了解点、线、面的关系基础下才讲,也是产生其它距离的基础,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点,点到面距离的概念是距离概念一种形成过程。
2、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点到面距离求法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和求点到面的距离。
教学关键:本节课通过探索问题,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依照大纲和教材确定)
1、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距离的概念来理解点到面距离的概念
(2)会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求点到面的距离。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用用向量代数方法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能力。
培养学生用计算机作图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对点到面距离的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图形)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活动设计。
1、学生活动:
引入学生参与分析,协助他们进行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在创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具体措施:引入问题 — 解决问题 — 发展问题—解决发展问题.
2、教法:
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三大教学观,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学生发现问题要导,思路受阻要导,缺乏创新能力要导,总之要改“灌”为“导”。故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发展问题教学法,即是探求式教学法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由于本小节教材是重点,而教材内容又比较简单,故相关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扩展。采用计算机和投影作为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图形直观感和教学容量。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功能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来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降低教学难度。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问题引入。(5分钟)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和“距离”有关的问题,那“距离”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对解析几何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之间距离”的回忆,分析两图形之间的距离与两点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机动态演示)
两个图形的距离概念:
指的是图形F1内的任一点与图形F2的任一点间距离中的最小值,可以看作是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概念中的图形指的是任意几何体,教科书中以点,线,面为主.
2、提供实际例子:
提问:一个点P,一个面,P,怎样找出点P到面的距离?
(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求)如图9-73设A为P在面上的射影,AH
发现PH PA,PH PB.这说明PA为点P到面内点的最短距离从而得到点到面距离的定义:一点到它在一个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叫做这一点到这个面的距离(实际上就是过点P向面作垂线)
设计意图:1、教师站在稍微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探索式”思维的形成。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积累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点到面的距离的推导过程。
(二)、例题示范(10分钟)(根据点到面的距离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例1)
例1:如图9-75,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点O到三角形ABC各顶点的距离都是4㎝,求点O到这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
提问:怎样找到点到平面的距离?(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做,同样分成三大组进行探究,收集学生的信息,再给予完整的解答)
解:设H为点O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延长AH交于BC于E∵OA=OB=OC ∴HA=HB=HC即H是三角形ABC的中心,AE是边BC上的直平分线。
在Rt△BHE中,BE=BC=3,BH=BE/cos300=2,OH2=OB2-BH2
∴OH=2(cm)
强调: .常用求点到面距离三步:一作,二证,三计算。
.计算在三角形中,尤其是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本例的解答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基本思路。
(三)、反馈练习(5分钟)
练习1、如图9-76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600,PA⊥平面ABCD,PA=1.AC∩BD=O
求O到面PAD的距离.
(分成三大组讨论,收集学生的信息,及时给予讲评,好的加以表扬,错的给予及时纠正。强调学生充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虽然反馈练习比较简单,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算法讲学稿13课时.doc
- 筒体结构.doc
- 粮食烘干设备.doc
- 精 品[精品]005816二次脉冲法电缆故障测试仪使用说明.doc
- 红海滩自助游攻略.doc
- 联澳国学精品动漫作品赏析:善忍.doc
- 胖丁文化传播专注于互联网营销视频.doc
- 网络游戏中的十大创意种族.doc
- 苹果公司的10个秘密:走进苹果产品设计工作室.doc
- 自驾游北京到鞍山盘锦红海滩.doc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伊金霍洛分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六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学校食品安全周活动总结(30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