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5平等考点7理解与宽容
考点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学会平等待人。c 考点7:懂得理解与宽容,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b 考点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学会平等待人。c 1、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1)人格没有贵贱,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被尊重。 (2)我国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学会平等待人 1)以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2)要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对各种人报以同样的尊重态度。 3)不以片面的标准将人分类。 4)要摒除沉浮的观念,不对金钱、权力庸俗崇拜,不以衣貌取人,不以地位取人。 5)认清歧视的错误与危害。 一、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1、理解的定义 2、理解与尊重、善意和沟通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二、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定义 2、培养宽容精神要做到哪些? 3、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1)善良的定义 2)善良要怎么做 4、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1)急人所难 2)要成人之美 3)不要伤害他人 * 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 D ) A.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B.现实生活中的平等 C.做人资格上的平等 D.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都希望他人能够平等地对待自己。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是怎么理解平等的呢?( C ) ①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 ③平等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石 ④在财富上也应该平均分配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 3.下列关于平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平等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B.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 C.平等就是平均 D.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4.下列各项属于平等待人的有( C ) ①盛气凌人、颐指气使 ②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③卑躬屈膝、献媚讨好 ④因人而异、看人行事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②④ 5.“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D ) A.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 B.朋友之间不应该有分歧 C.要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 D.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6.社会上有一些人自恃财大气粗大权在握智力超群或体力过人而认为高人一等,由此鄙视其他人。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 ①每个人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②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 ③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得到充分的尊重 ④世界上只有人格尊严最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一位妇女把蛋壳剥了扔在大街上,环卫女工看到后,边扫边劝阻。而这位妇女却说:“我想丢就丢,你就是扫大街的!”这位妇女的言行( C ) A.说明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B.做到了自爱自重,言行得体 C.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人格 D.说明社会分工不同职责不同 8.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渗透着人道精神,对残疾人充满着爱心。“平等、参与、共享”是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核心。这一核心说明( A ) A.全社会要关心.爱护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格 B.残疾人的贡献超过了正常人 C.要让残疾人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D.残疾人因其生理缺陷,理应坐享社会劳动成果 9.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违背我国法律的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D ) A.社会分工的不同 B.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C.同样初中三年的学习有的同学考入重点高中,有的同学却没能进入 D.一些官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10.以下观点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是( A ) ①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 ②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③任何公民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材料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材料二: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1)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上述两则材料中你可以分别得出什么观点?(请用两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6分) (2)以上两则材料所体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