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拙政园日记.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拙政园日记

拙政园日记 旅游日记——苏州 大一第二学期暑假,我们几个人计划去附近的苏州游玩一下,欣赏欣赏著名的苏州园林。 苏州最吸引我的当然也是臆想中的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的聚集地,苏州是当之无愧的园林世家。 不过就我上网查到的园林数目,实不在少数,个个都芳名雅韵,极富魅力。该从哪个园子游起?这的确让我犯愁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大名鼎鼎的“拙政园”。 苏州的游客自是比别处多些。拙政园里人流如织,我们去的时候还是人不算多的时间,可是还是显得有些拥挤,好似大伙都是来此赶庙会似的。那种感觉无形中削弱了我对拙政园的印象分。其实这也不是它的错。 拙政园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进去之后让我体会到了它的大气。而且,整个布局和设计构造相当得当,甚至有些完美。 正如“拙政园”这个名字。园主王献臣身为御史,自然眼界开阔,品味高雅。细品之下,此园隐含着淡淡的皇家园林风范。但因为又不能太张扬,所以有着相对低调的贵气在园中茵蕴弥撒。 在我感觉看来,拙政园端庄稳重,完美到极致,使人无可挑剔,当之无愧为私家园林中的典范。可事实往往又是,太完美无缺的东西总显得四平八稳,个性不足。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我看拙政园的感觉很像《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虽然她的形象在众人眼里很美好了,但在不同人眼里又总有些说不出来的其它味道。 今天的主题是游园盛会。既然来到苏州,就想好好的看个饱。 从拙政园出来,我们吃过午饭后匆匆坐车赶去了留园,同样列于“中国四大明园”,我也想见识一下它与拙政园有哪些不同。 刚进留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它与拙政园的不同,留园更加的优雅小巧,更加幽静,如果说让我选一个园林居住的话,在我心目中,留园才是最佳的选择。留园的园艺气息给人很舒服的陶然享受,水中廊桥攀附着美丽的紫藤萝天花。它的布局也很符合审美标准,厅堂楼阁,亭台转榭皆如落子有力的棋局。一条长廊将其连串贯通。看似随意,实则有心;看似刻意,却又淡品。牡丹园里一派花开富贵,春满人间的大好景象。留园善用太湖石孑然造景,又能做到恰到好处。想必园主不但品味高雅,还兼具浪漫气质。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吴中第一胜景”——虎丘。 其实,我是想去看那座“云岩寺塔”。它是古老苏州的象征,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斜塔。 我喜欢叫它虎丘塔。虎丘塔外观比较特别,没有传统塔楼惯用的飞檐反宇。它简洁直白,古朴雄奇,满面沧桑。斑驳不堪的墙体使塔楼显得摇摇欲坠。不过很不巧,我们去的时候云岩寺塔正在进行维修,只能在下面仔细瞻仰了。 看着眼前衰老的虎丘塔,我对它的体质有着朝不保夕的担忧。于是,我前所未有的仔细凝视观摩,要把它深深刻到心里,锁起来,用记忆去打造钥匙。这样想来,愈发觉得它的价值珍贵无比。这样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的千年历史,同时也在于它无可把握的生命档期。如 果那一刻真的来了,一切只应顺其自然得好。 游玩虎丘后,一天的行程才算结束了。虽然只玩了三个园林,但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美丽和它们所带给人们的璀璨的文化。 篇二:日记苏州实习三 苏州实习(三)2012年7月3日 苏州的古建筑和园林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我们佩服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么完美的作品。而今正是各种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也在与时俱进。今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址在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旁边就是拙政园。。“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有三层,其中一层在地下,应该是为了不对忠王府的古建筑和旁边的拙政园造成视觉方面的影响,将其中一层放于地下,降低建筑物的层高。 一进入馆内的大厅,给人开敞的感觉,北面有大面积玻璃窗,可以看见中央内院的水池,竹子,赏心悦目。馆内的走廊采用斜屋顶,玻璃与木头的结合,不仅美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屋顶在墙面上形成的木栏形状也很舒适。建筑的墙壁上采用了苏州园林中借景,框景的手法,将室外的植物景观框进室内,形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苏州之行结束了,既让我们看到了苏州园林,苏州古镇的巧夺天工之美,也让我们看到了像苏州博物馆这样现代建筑之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现代建筑对古建筑的一种传承和升华。 篇三:苏州,上海认识实习日记 学 生 实 习 日 记 实 习 名 称认识实习 院 部 名 称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建筑学 班 级 12建筑学(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