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复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学概论复习

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当一个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时,其国际收支账户中便会出现顺差或剩余;反之则会出现逆差或赤字。 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 ①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指通过出口商品获取外汇收入; ②非贸易外汇收入,亦称无形贸易外汇收入,指国际间有 关保险、运输、旅游、利息、居民汇款、外交人员费用 等方面带来的外汇收入。 2.有助于货币回笼:拓宽货币回笼的渠道,加速货币回笼速度和扩大回笼货币量。 3.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资,旅游业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其他行业产品的消费市场,从而刺激和促进这些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 4 .增加政府税收; 5.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6.增加就业机会 对目的地经济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重依赖旅游业有可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原因: ① 季节性:淡季时会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闲置或严重的失业问题; ② 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 ③ 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发生不利变化,也会致使旅游需求大幅度下降,旅游业乃至整个目的地经济都将因此严重受挫,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旅游乘数理论(Theory of Tourism Multiplier) 旅游乘数: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经济影响程度的系数。 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游客消费而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Direct Revenue)。 间接效应(1ndirect Effect):旅游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将缘于旅游的新增收入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诱导效应(1nduced Effect):目的地居民将缘于旅游的工资收入用于购买当地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漏损(leakage):目的地旅游收入中因购买进口产品和服务而逸出境外的部分。此外,按照乘数理论中的假设,上缴政府的税金和用于储蓄的部分亦被视为漏损,即假定这些部分不会对目的地经济产生刺激作用。 常见旅游乘数的类型 1. 营业额或营业收人乘数(Sales Multiplier或Transactions Multiplier): 这一乘数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影响,即表示单位旅游消费额同所带来的目的地全部相关企业营业额增长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收入乘数(1ncome Multiplier):表示单位旅游消费同所带来的目的地居民净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 就业乘数(Employment Multiplier)。 这一乘数有两种用法: (1)表示某一特定数量的旅游消费所创造的就业人数; (2)表示由某一特定数量的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就业人数与继发就业人数之和同直接就业人数之比。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tourist motivation): 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意欲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human needs)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受尊重的需要 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Robert W. McIntosh): ? 身体方面的动机 ? 文化方面的动机 ? 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三、旅游动机(需要)的影响因素 ①心理类型(psychographics) 自我中心型 近自我中心型 中间型 近多中心型 多中心型 (Stanley Plog, “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Chapter of 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October 10, 1972.) 自我中心型(psycho-cen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