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 古代汉语.pptVIP

《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 古代汉语.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 古代汉语.ppt

Ancient Chinese 陕西师大古代汉语教研室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题解 《左传》,《史记》始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共十八万余字。作者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今人则多认为成书于战国初期,可能非出自一人之手。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为解释鲁史《春秋》而作,故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以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国君的世次及在位时间为纲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记载了二百五十五年间列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礼俗等方面的重要活动,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左丘明 ※鲁国十二国君世次: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列国-----以魯史為中心,編年記事,旁及春秋時代各國之事:周、晉、齊、秦、宋、楚、鄭、衛。 左丘明其人: ※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推其为人;后失明,世称盲左。 ※另作有《国语》:是我国国别史之祖。 ※孔子作《春秋》,多所褒贬,左丘明论辑本事而为之传,以明夫子不以空言立说。 經書名,是孔子據魯史而作的史書 《春秋》的年代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為止】 傳春秋有公羊、左氏、穀梁三家。稱作春秋三傳 “春秋” 《左传》思想内容及特点 《左传》一书宣扬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封建正统观念,同时也表现出了许多进步的思想倾向,如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民本思想及爱国思想等,对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除了在史学方面的重要价值外,《左传》在文学、语言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代表着先秦书面语的典范。作者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记述纷繁复杂的事件和战争,尤长于通过语言和行动塑造鲜明的人物的形象,其外交辞令更是写得委婉动听、刚柔得宜。这些对后代的史学、文学和语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的注本及流传 自西汉起即有人对《左传》作注,东汉以后对《左传》作注的人更是接踵相继。晋杜预将《左传》分年编附于《春秋》之后用以解释《春秋》,同时加进自己的注解,称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对《春秋左传》和杜预的《注》同时作了新的注解,合称《春秋左传正义》,后人收入《十三经注疏》。清人的注本主要有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等,有今人的注译本主要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沈玉成的《左传译文》等。 重点记忆 ※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内容宏富,文辞典雅,记事详明,议论精辟,扬善抑恶,褒贬分明,忠于史实。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记述纷繁复杂的战争及政治事件,又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尤其是外交辞令,曲回有致,委婉动听,刚柔得宜。 十三经:《易经》 《诗经》? 《尚书》 《仪礼》 《周礼》 《左传》? 《公羊传》 《穀梁传》 《尔雅》 《礼记》 《孝经》 《论语》《孟子》 小知识 ※《十三经》形成过程: 汉代“五经”:《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 唐代有“九经”:《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 南宋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四书》。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 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注样(影印本)   文章记述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国君庄公和其弟共叔段以及母亲姜氏之间的一场围绕政权的重要斗争,展现了一家人为了权力而忘记亲情不惜同室操戈的生动画面,揭露了郑庄公阴险深沉存心杀弟、共叔段贪婪愚蠢不知进退、姜氏偏心狠毒不明大义的丑恶面目,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上层内部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激烈性。 ※题目借用《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语。 课文内容简介: 《春秋》经文:“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注解: ※杜预注:不称国讨而言郑伯,讥失教也。段不弟,故不言弟,明郑伯虽失教而段亦凶逆。以君讨臣而用“二君”之例者,言段强大儁杰,据大都以耦国,所谓“得儁曰克”也。 ※郑伯:郑庄公。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