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碳骨架 碳原子之间可以单键相结合,也可以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例如: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元的碳骨架构成的(见下图)。 碳链 糖类 糖类是由C、H、O 3种元素组成的。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糖类的水解 麦芽糖 2葡萄糖 蔗 糖 1葡萄糖+1果糖 淀 粉 n葡萄糖 糖 元 n葡萄糖 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 糖类的鉴定 实验中常用斐林试剂来检测还原性糖。 单糖、麦芽糖、乳糖等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没有砖红色沉淀。 糖的功能 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和碳源 糖类物质可以通过氧化而放出能量,这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糖类还可为机体合成其它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提供碳原子和碳链骨架,构成组织细胞。 2.与生物的结构有关 纤维素与壳多糖均不溶于水,有平坦伸展的带状构象,堆砌得很紧密,故使它们彼此间的作用力很强,适于作强韧的结构材料。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壳多糖为昆虫等生物外壳的主要成份。细菌细胞壁由刚性的肽聚糖组成.它们保护质膜免受机械力和渗透作用的损伤。细菌的细胞壁还赋以细菌特定的形状。 3.贮藏养料 糖以颗粒状贮存于细胞质中如植物的淀粉、动物的肝脏及肌肉中的糖原。 4.细胞通讯识别作用的基础 细胞表面可以识别其它细胞或分子并接受它们携带的信息,同时细胞表面也通过表面的一些大分子来表示其本身的活性。细胞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一些细胞表面复合糖类中的糖和与其互补的大分子来完成的。 5.润滑保护作用 粘膜分泌的粘液中有粘稠的粘多糖。可以保护润滑的表面,关节腔的滑液即是透明质酸大量水化形成的粘液。 特别提醒 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单糖是人体可以吸收的惟一形式的糖,淀粉的消化过程即为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纤维素不能被人消化分解,因为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 脂质 脂质是生物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 3种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类脂(如磷脂)和固醇(如胆固醇)等。 脂质都不溶于水。 例题精选 (2006·济宁)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 H20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则关于甲、乙两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很可能是糖类,乙很可能是脂质 B.乙与甲相比,元素组成的特点是H原子的 比例较大 C.动物体内,乙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D.甲、乙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而乙是主 要能源物质 【点拨】 根据化学式归纳元素组成和比例的特点,然后确定具体的化合物是解答此题的首要策。甲和乙都含有大量的C,说明是有机化合物,都只含有C、H、0说明可能是糖类和脂肪中的一种。C、H、0三种元素相比,甲的H稍多,而C和0居中,C:H:O接近1:2:1,说明甲可能是糖,乙的H很多,而0非常少,说明乙可能是脂肪。最后根据糖类和脂肪的知识,对选项的正误再作判断。 例题精选 (2006·桂林)收集健康人的4种液体,分别用斐林试剂鉴定。鉴定方法、液体和现象相匹配的一组是 ( ) A.不加热、尿液、不变色 B.隔水加热、血清、砖红色沉淀 C.酒精灯直接加热、唾液、不变色 D.不加热、胃液、蓝色 【点拨】 考查还原性糖的检测试剂、方法和现象。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性糖的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与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性糖生成砖红色沉淀。健康人的液体中,只有血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在隔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例题精选 (2006·上海)为测定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常用的试剂是 ( ) A. 苏丹Ⅲ染液 B.碘液 C.斐林试剂 D.龙胆紫染液 例题精选 (2006·济南)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 H22O11,乙物质分子式为C57H110O6。如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
文档评论(0)